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云南日报/2024 年/11 月/26 日/第 006 版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近 70 年奋楫笃行,兰坪县谱写经济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辉煌篇章——
交通畅达百业兴 团结奋进幸福长
本报记者 李寿华
云兰高速通车在即,农村公路成网,群众“ 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村口收快递” 的愿望成真。
“ 百亿绿色铅锌” 项目建设正酣,黄登、大华桥水电站顺利投运,绿色能源产能达 415.48 万千瓦。
通甸镇高原车厘子种植产业发展红火, 河西乡道地中药材遍布, 兔峨干热河谷芒果树连片成势。
……
征途如虹,奋斗如歌。近 70 年奋楫笃行,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各族群众战贫斗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昔日的“ 荒蛮之地” 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成为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各民族团结进步、守望相助、和谐奋进的幸福之地。
从人背马驮到陆空交通网 道路交通更畅通
骄阳下,中排乡小龙村腊依卓村民小组村民余玉良正在房前的空地上晾晒白芸豆。“ 今年目标是收入 30 万元,再在县城买一套房。” 余玉良说。
从贫困户到脱贫户,从依靠种植单一作物为生到发展高山立体农业致富,改变余玉良一家生活的是一条条跨越山涧的农村公路和产业路。腊依卓村民小组山高坡陡、气候寒冷,以前,当地村民依靠种植包谷、洋芋勉强维持生活,脱贫无路、致富无门。
“ 那时从家里背一袋白芸豆到澜沧江边的公路上,需要步行五六个小时。” 余玉良说,交通不便,山里的农产品很难卖出去,日子自然好不了。近年来,中排乡修建了进村入户的水泥路和遍布山间的产业路,并引导当地群众发展木香、白芸豆和花椒等种植产业。如今,公路就在田地边,余玉良家的 23 亩木香地里套种白芸豆等,年收入达 12 万元。
“ 隔江喊话听得见,见面却要三四天。” 石登乡三角河村农产品经纪人余石仙向记者讲述着 10年前的交通状况。 彼时的他打算建盖新房, 由于没有桥梁与入组公路, 运输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时,只能先从江西运到江东,再靠人背马驮,搬运费用高达 8 万元。受此影响,原本计划建盖的二层楼房也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