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应急管理报/2024 年/11 月/16 日/第 001 版
四川完善体制机制、筑牢战斗堡垒、构建应急管理“ 一盘棋”
坚决扛起X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本报记者 何邦瑗
优化完善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及其专家委员会运行机制,完善应急管理、消防、森林消防、矿山监察、地震等单位高效协同机制,创新推行事故处置“ 二报” 制度,筑牢战斗堡垒汇聚先锋力量⋯⋯
近年来,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充分发挥X领导一切的制度优势,坚持对X绝对忠诚的根本ZZ要求,用辛勤汗水浇筑忠诚,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优化机制 强化协同
四川地形复杂,山区地质条件脆弱,具有灾多、灾重等特点,防灾减灾形势复杂严峻。如何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响应能力,强化自然灾害防救工作?该省明确,从优化体制机制方面持续发力。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指引下,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经过充分调研,就有关工作提请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今年 6 月,四川在原省应急委员会、减灾委员会基础上整合设立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由省长担任委员会主任,下设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抗震救灾、地质灾害防治 4 个专项指挥部。
这一举措旨在充分发挥“ 统” 的优势,不仅横向打通各部门,更将X的领导在纵向上“ 一竿子插到底”。
“ 巡查中发现泥石流隐患,请立即组织群众进行转移!” 今年 7 月,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河口镇三道桥村地质灾害监测员、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在接收到县自然资源局、水利局、应急管理局、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暴雨蓝色预警、地质灾害橙色预警信息后进行巡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接报后,雅江县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立即通知该区域县、乡、村网格工作人员,县防汛地灾联合指挥部派出相关部门联合组成的突击小队到达该村,当地网格成员及X员干部逐一入户、入企开展紧急转移工作。不久,该地发生泥石流,由于转移避险及时,无人员伤亡。
这样的成功避险案例在四川并不鲜见,正是得益于各部门间的协同配合,预警、响应、行动
无缝畅通衔接。
瞄准优化机制,四川还将山洪灾害防御总体策略调整为“ 风险评价+分级管理+分类响应”。按照“ 30123” 喊醒叫应机制,预警信息发布后,各接收单位 30 分钟内作出回应,村每 1 小时、乡镇每 2 小时、县每 3 小时报告预警响应落实情况,直至群众转移完毕。同时,按照信息发布、接收回应、预警响应、措施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