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贵州民族报/2024 年/11 月/12 日/第 B04 版理论研究
高校专业课融入“ 思政元素” 的路径选择
——以安全评价技术课程为例
贵州交通职业大学 彭涛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赵磊 贵州开放大学 金志远
在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高校专业课教师如何将“ 思政元素” 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存在一定挑战,例如,“ 思政元素” 切入时间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探讨、研究。笔者结合课程实际,围绕“ 安全评价技术课程如何恰当融入‘ 思政元素’ 开展教学” 进行研究,对高校专业课教师在授课时如何恰当地融入“ 思政元素” 提供一些参考。
我国高等教育院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2020 年 5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要求高校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 双一流” 建设评价、学科评估等评价考核中。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将价值观引导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各类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不只是简单理解为“ 课程+思政”,而是实实在在要求在日常的专业课教学体系中恰当地融入“ 思政元素”,在教学方式上以不刻板、不强行加入“ 思政元素” 的方式去指引学生了解“ 思政元素” 的涵义。
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理念有待提高。笔者根据从事高等教育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有关教育教学论坛及与同事交流发现,在高校专业课中实施课程思政尚需进一步探讨,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课教师一致认为,在高校不应该将专业课作为课程思政实施的主要落脚点,原因是他们都认为既然各个高校已经开设了不同类别的思想ZZ理论课程,不同程度上实施了思想ZZ的教育行为,为何还需要在高校专业课程中继续传授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这部分老师可能大都不知该如何实施课程思政、怎么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 思政元素”,以及何时去融入“ 思政元素”,且融入的元素和时机选择是否恰当未有定论。
亟需构建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长效培育机制。需及时构建长效的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培育机制,这就可以较好地将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调动起来。这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构建长效的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培育机制,如国内一所高校在几年前曾组织其下属二级学院和相关教学辅助单位开展教学大纲及教案修订情况的自纠自查,同时开展典型教学案例的遴选推荐工作。在相关工作开展以后,该校组成专家组抽查教学大纲、课程教案,并通过评选将课程思政教学优秀示范案例进行汇编。在这一抽查过程中,通过层层的考核流程,最终选拔出比较优秀的教学范例,可以给相关课程教学表现优异的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然在完善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