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金融时报/2024 年/11 月/7 日/第 009 版农村金融
中小银行发展之基: 做好降本增效、 精细化运营 提升竞争力
本报记者 张宏斌 宋珏遐
面临来自经济发展环境、行业内竞争以及自身改革化险工作的要求,中小银行正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若想在重重困境中突围,走出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小银行需要内外兼修,其中,首先需要做好的是练好内功,强身健体,在服务“ 三农” 和小微方面重塑优势。
如何刀刃向内,勇于改革,优化自我,让自身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每家中小银行都正在思考和摸索解决的问题。结合行业实际发生的变化和普遍面对的困惑, 《金融时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多家农商银行和村镇银行的高管,围绕如何降本增效、提升发展韧性等问题展开讨论。
受访者:
吴兴农商银行X委书记、董事长 陈法良衢江农商银行X委书记、董事长 郑坚伟奉化农商银行X委副书记、行长 徐芳芳
中山小榄村镇银行X委书记、董事长 黄朝阳
《金融时报》记者:近年来,贵行是如何平衡利率降低、资产质量趋弱和服务好实体经济的
关系?从实际情况出发,未来,在降低贷款利率背后,贵行降本增效的空间可以体现在哪里?
陈法良:在低利率环境下,对以传统业务为主的吴兴农商银行来说,应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旨在实现“ 质” 的有效提升和“ 量” 的合理增长,推动规模、质量、效益协同发展。
一是坚守主责主业,助力实体经济。坚持“ 做小做散” 定位不变,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提高对普惠型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采取适度“ 以量补价” 的方式缓释净息差下行压力。二是加强资本精细管理,提升资本效率。前瞻性地进行资本评估与规划,充分发挥资本资源配置的指挥棒作用,优化业务发展模式。特别是要持续调整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存款付息管理,平稳因贷款利率下降后导致的息差变化。三是深化业务转型,拓展收入来源。我行着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积极推动轻资产运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拓宽收入来源,弥补利息收入不足。同时积极向管理要效益,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人力资源效率。加强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建立清核增效机制。
郑坚伟:“ 质、量、效” 一体统筹的高质量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面临挑战,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在服务实体经济、提升资产质量、降本增效上找到平衡点。面对贷款利率持续下行的趋势,我行按照“ 心中有数、让利有度、实时监测、动态调整” 的原则做好利率精细化管理。
一是按季将让利空间切分至支行,根据支行贷款规模、收息额完成情况,按月对让利情况及利率水平进行评估,并重新测算让利空间,对支行让利额度进行“ 动态调整”。二是对让利客群进行分类,利率优惠政策向普惠小微企业倾斜,支行让利总额中普惠小微企业占比不低于 90%。
同时,转变经营理念,在内部精细化管理上下苦功、做文章。近两年来,随着净息差持续下行,降本增效成为同业的热门话题。对于我行来说,降本增效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负债端的成本管控,主要体现在存款结构的优化调整,通过配套政策、考核激励,引导支行主动调整负债端结构;二是财务费用精细管控,财务费用分为固定费用支出和可变费用支出两大类,我们要做的是紧紧抓住可变费用支出项,逐个分析关键节点、腾挪出空间,推动降本增效,如电子设备运转费同比降幅 21%、修理费同比降幅 40%等。除主营业务外,还包括人力资源的优化、资源盘活、营业网点提效等,上下一体思谋,推动增效计划落地。
徐芳芳:我行着力做好优化利率管理机制。一是为进一步强化我行的利率主动管理能力,确
第 1 页 共 4 页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保本行在利率定价方面实现竞争力、合理性和效益的最大协调与平衡,制订奉化农商银行存贷款利率监测实施细则;二是为实现年度利息净收入,以稳定净利差为基础,对因年度内市场利率水平变化、业务发展、同业竞争策略变化及贷款风险暴露等原因,按月、季、年对本行存、贷款利率执行情况跟踪分析,适时对存、贷款产品进行筹划、调整和控制,制订了奉化农商银行存贷款利率管理实施细则。
与此同时,我行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提升生息资产收益率。一是在资产端提升生息资产收益率,加大一般贷款投放力度,减少低收益贴现资产的占比,同时优化投资类资产结构,提升收益相对较高债券的比重,减少同业存单占比,至年末投资类资产中债券投资达到 70%以上;二是优化增量贷款结构,框定各利率区间增量贷款限额以及零售贷款增量底线,比如利率在 3%-3.2%之间的增量贷款控制在 10%以内,存量贷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