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21 世纪经济报道/2024 年/11 月/26 日/第 002 版聚焦
专访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
助力更多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
本报记者 洪晓文 缴翼飞
近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简称“ 中博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 14 万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 1.46 万家,形成 300 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023 年,我国日均新设企业 2.7 万户,中小企业总数超过 5700 万户。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近些年由于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一些中小企业面临市场需求减弱、融资难融资贵以及用工成本升高等挑战。对此,近期各部门推出“ 一揽子” 增量政策,并密集召开企业座谈会,了解企业状况和面临问题。
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如何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集群化、专业化发展?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接受 21 世纪经济报道专访,对当前市场关心的有关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回应。
“ 受益于一揽子增量政策逐步发力显效,市场需求明显回升”,在中博会期间梁志峰表示,从生产端看, 今年以来, 中小企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扩张状态, 10 月中小企业生产指数为 50.7%,已连续 6 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围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问题,中博会上工信部介绍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 年)》提出了重点推动优质中小企业率先改造,打造转型标杆。梁志峰认为,方案注重构建供需适配、服务有力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生态,形成长效机制,为常态化、市场化推进转型筑牢基础,支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变“ 盆景” 为“ 风景”。
在梁志峰看来,本次方案主要有三个亮点。一是注重新模式,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平台企业、集群园区的资源汇聚优势,通过订单牵引、技术扩散、资源共享等“ 资源+工具” 的方式,牵引中小企业开展改造,推动链群融通转型。二是注重新技术,着力加强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供给,推动中小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推广,强化中小企业数据要素赋能,用新动能带动新发展。三是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