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财经报/2024 年/11 月/2 日/第 001 版
向新而生 向绿而行
——四川财政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见闻
本报记者 张思楠 通讯员 曾君 吴大勇 张余 郭燕
在自贡航空产业园,一架架无人机灵活地穿梭在蓝天白云间,紧锣密鼓地进行发动机性能、耗油量、 速度等各项测试; 在宜宾高新区, 四川高景太阳能有限公司年产 25GW 单晶硅棒和 25GW单晶硅片的生产线开足马力、全力运转;在泸州酒业产业园,持续不间断酿造 451 年的 1573 国宝窖池群和智能酿造“ 灯塔工厂” 交相辉映⋯⋯四川大地上,科技日新月异,创新层出不穷。
科技创新离不开财政投入。近年来,四川各级财政拿出真金白银,对科技创新予以优先保障,
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提供坚实支撑。
泸州:传统产业向新而生
泸州,奔腾不息的长江在此穿境而过。在这座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老产业转型升级、新产
业生机勃发,产业发展正实现坚守中超越、新旧间平衡。
上料、灌装、装盒、打码、防伪、关联⋯泸州老窖智能包装中心的流水线作业如溪水般欢快
顺畅,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气息扑面而来。
今年 1 月启动运营的泸州老窖智能包装中心,拥有 5 条高速自动化灌装生产线、2 万个包材自动化立体库货位、12 万个成品自动化立体库货位,是我国白酒行业灌装速度最快、质量检测最严、技术创新最多、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最高的“ 灯塔工厂”。
“ 灌装生产线应用了全世界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每条线配置了一套内在杂质检测机,检测精度达 100 微米,检测准确度达 99.99%;同时,配置了 10 余套外观检测机,能够对包材印刷、灌装生产过程中的小瑕疵等进行逐项检测,确保产品质量⋯⋯” 泸州老窖智能包装中心相关负责人杨波一一道出这座“ 灯塔工厂” 的科技含量。
与传统灌装生产线 6000 瓶/时的生产速度相比,智能灌装线生产效率提高了约 1.5 倍,同时还节约了大量人工成本。
为“ 老产业” 注入“ 新科技”,通过转型升级助力降本增效,在白酒等传统产业特色鲜明的泸州,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
随着数字化改造后的一条条智能生产线走进传统工厂,泸州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近年来持续提升。今年,泸州将完成 200 家企业数字化诊断,帮助企业量身定制数字化转型方案。还将引进在人工智能、智慧能源、传感器等领域拥有核心技术的院所和企业,积极探索工业大脑、机器人协助制造、机器视觉工业检测等智能场景,支持鼓励龙头企业高标准打造“ 人工智能+标杆工厂”,积极培育一批“ 智能工厂”“ 灯塔工厂”。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跑” 起来,离不开财政的支撑。2023 年,泸州财政投入 24 亿元,集中支持白酒、能源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1 亿元,支持工业、酒业等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并依托白酒等资源优势,推动形成智能酿造机器人、智能钻采装备等特色产业;充分发挥规模 50 亿元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加快设立酒业等子基金。
财政投入不仅助力白酒等传统产业逐浪数字蓝海,也为当地从事数智化技术服务开发的企业
带来了发展机遇。
聚焦白酒产业发展集群优势,泸州智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瞄准了白酒酿造智能机器人细分领域。近三年,公司已在泸州老窖、舍得、水井坊、郎酒等 30 余家大型企业推广应用生产线 173条,获得“ 白酒酿酒自动化系统及其白酒酿酒工艺”“ 润粮装置”“ 上甑装置” 等白酒酿造相关发
第 1 页 共 4 页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