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许昌日报/2024 年/11 月/7 日/第 007 版辉煌 75 载 奋进新时代
以“ 如我在诉” 之心书写司法为民答卷
——襄城县人民法院化矛盾护稳定促和谐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董全磊 通讯员 崔佳
民有所需,法有所为。近年来,襄城县人民法院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紧紧依靠X委领导,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和期待。该法院法官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诉前、诉中、诉后“ 全链条” 发力,织密“ 诉调对接为主、多元化解为辅” 的分层递进解纷网,以“ 如我在诉” 的情怀,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倾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之事、燃眉之急,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法院力量。
诉前重调解 让纠纷止于未诉
“ 仓廪实,天下安。” 近年来,在农村,不少土地流转,由此引发的纠纷也有所增多。这些纠纷直接牵涉群众的切身利益,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突发性事件,影响稳定和谐。
马某和李某就因土地流转问题产生了激烈冲突。2020 年,马某曾就所欠李某土地租赁费出具相关手续,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按期付款。今年麦收时节,李某返乡时发现马某家正在收麦,一气之下决定“ 先下手为强”,准备抢夺麦子抵扣马某所欠款项。由此,双方矛盾爆发。
襄城县人民法院王洛法庭调解员张遂保得知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与当地村干部、派出所民警合力组织调解。张遂保从根源查找矛盾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释法,同时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调解优先是让群众迅速从纠纷中抽身,以最小成本化干戈的一剂“ 速效药”。多年来,襄城县人民法院始终将调解优先挺在前,树牢“ 前端化解、处置在早” 工作理念,不断创新调解方式、完善解纷机制,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和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提供司法保障。
人民法庭处于司法为民最前沿、化解矛盾第一线。该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源头预防、源头化解、源头治理职能优势,以“ 枫桥式” 人民法庭创建为抓手,以“ 抓前端、治未病” 为目标导向,推动人民法庭与乡(镇)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深度对接。该法院 5 个人民法庭,均入驻调解平台。依托这些平台,他们对接乡镇、村级基层治理单位 196 家,对接工会、侨联等部门 13 家,形成了多元参与的矛盾纠纷化解格局。实践中,他们坚持“ 请进来” 和“ 派出去” 相结合,一方面,请金融调解组织、物业调解组织、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等入驻调解平台,织密多元解纷网;另一方面,做实人民法院调解平台“ 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 工作,强化与村组干部、人民调解员等基层治理力量的常态化联系,对基层调解力量进行常态法律指导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基层解纷能力,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数字化、智能化。他们推行“ 诉前调解+司法确认” 模式,先把纠纷通过委派、委托、特邀等方式分流到调解组织进行非诉调解,后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推动了“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蔓延、矛盾不上交” 目标的实现。
“ 家和万事兴,家固天下安。” 家事纠纷的处理,关乎个人及家庭幸福,考验着法官队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