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湖南法治报/2024 年/11 月/19 日/第 004 版法治衡阳
把平安答卷写在群众心坎上
专访常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袁立明
王汝福 李少华 廖攀
湖南法治报讯(王汝福 李少华 廖攀)近年来,常宁以攻坚克难的担当和狠抓落实的韧劲牢牢守住政法底线,全力提升政法工作质效,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着力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常宁建设,结合常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 最是乡音解乡愁” 工作方式,打造出了“ 一站式矛盾化解”“ 塔山茶话”“ 乡村调解女能手” 等基层社会治理品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奋力谱写了政法工作现代化常宁实践新篇章。近日,衡阳市委政法委与《湖南法治报》共同策划的“ 衡阳政法系统一把手访谈” 栏目,对常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袁立明进行了专访。
湖南法治报:今年来,常宁开展“ 最是乡音解乡愁” 民情大走访活动,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帮助群众纾难解困。请谈谈这项活动在常宁政法系统开展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
袁立明:就政法工作而言,“ 最是乡音解乡愁” 民情大走访不仅是一次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实践,更是对政法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和深刻提升。为政法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共筑信任桥梁。此次民情大走访活动,我们突出了两大特色:乡音与乡愁。突出乡音,我们选派了本地走出去的干部,回到他们的老家走访。这些干部不仅熟悉当地的语言和文化,更与乡亲们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心理上没有距离,更容易获得村民的信任与接纳。他们能够以乡音传递真情,让村民敞开心扉,反映真实情况,实现情感上的深度融合。紧扣“ 乡愁”,围绕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以及热点、堵点、难点问题,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家小院,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期盼,关注他们的需求。
二是创新社会治理。“ 最是乡音解乡愁” 民情大走访活动不是一次性的走访活动,而是常宁市委、市政府贯彻X中央提出的“ 四下基层”、湖南省委提出的“ 走找想促”、衡阳市委提出的“ 三联三促” 等活动的具体实践,也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抓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社会治理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因此,我们将这一活动常年坚持并持续开展,不断巩固和深化走访成果。通过半年多的努力,我们收集了 1744 条群众意见和建议,梳理出了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和期盼。这些意见和建议为我们制定更加符合民意的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这种面对面的聊天方式,不仅让村民们感受到了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更让我们对老百姓的需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三是畅通沟通渠道。在民情大走访活动中,我们的干部们扮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