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03年湖南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二、材料
(1)近年来,在继“59岁现象”、“39岁现象”之后又凸现了一种“26岁现象”。据了解,这一新概念的形成,来源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研究室李继华最新的一份调查报告。该报告调研了海淀检察院1998年至今年10月查处的30岁以下国家公职人员贪污受贿等案件19件,因其犯罪的平均年龄为25.6岁,故称之为“26岁现象”。
(2)天津市人民检察院2000年查处的贪污、挪用公款案件中,30岁左右的有54人,占25.5%,与上一年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
(3)“26岁现象”主要发生在金融、银行和政府的财务系统。如海淀区检察院查处的某银行支行外勤刘某挪用公款7100万元一案最为典型。该案的起因是1995年底,刘某的哥哥在上海透支炒股票严重亏损,无力偿还。哥哥便打电话要求在银行工作的妹妹为其筹资。开始刘某并没有同意,后经哥哥多次请求,刘某找到自己男友的父亲,以所在银行需扩大存款规模为由,请求其将所管的部分资金存入刘某所在的代办所。而这笔2000万元的存款支票交给刘某后,刘某却将这笔款存到了个人开办的公司账户上。此后,刘某在电话里与哥哥谈好,按年息30%先扣除300万利息,其余的1700万给哥哥炒股票。300万元到手后,刘某将此款存入银行个人吃利息。到案发时,刘某用同样手段5次共挪用公款7100万元。刘某将自己所得多数用于追求高档生活方面,各种消费每每以几千元、上万元支出。
(4)政府官员的“26岁现象”也怵目惊心。浙江的屠鸣,21岁时任诸暨市草塔镇镇长,27岁任镇X委书记。1994年1999年,他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贿赂合计人民币128.5万元。云南省思茅市28岁的市长谢韬为巩固自己的权力,从1996至1999年,平均每年任免干部429人,最多一天任免70多人,平均每人被变动过三次以上,以此安插亲信,培植个人势力。谢韬还涉嫌挪用公款25万元给其妹妹的服装厂使用、收受他人贿赂,并在企业报销1.6万元的礼品和餐费发票。这一无情的现实使得那些连篇累牍地赞扬谢韬代表了年轻干部形象的溢美之词显得滑稽和可笑。
(5)不久前举办的北京市打击和预防经济犯罪展览上,有这样一个案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某原是某部财务司综合处副处长。1995年至1998年间,他非法挪用8000万元公款,借给曾经帮助过他的老乡用于经营,雷某从中受贿36.5万元,致使部分资金不能归还,给国家带来重大损失。年轻有为的雷某也因此被判有期徒刑20年。东城检察院的办案人员介绍:雷某在接受审查过程中。曾从头至尾向检察官诉说了他从一个偏远农村的苦孩子,靠一家人省吃俭用,靠自己刻苦努力读完了大学,留在北京并且进了大机关;在单位他又靠自己的聪明、能干很快得到了领导的重用;不到30岁就升到了副处级的历程。这些荣誉使他一直是全家的骄傲、全村的光荣,每次回家探亲都有县领导接待。然而一失足成千古恨,本来有希望前程似锦的雷某只能在铁窗中回忆过去的一切。
(6)不容忽视的是,据某市对24名职务犯罪的执法人员进行分析时发现:研究生学历的有3人,大学本科学历的8人,大专学历的9人;副处级以上干部11人,占46%,科级干部9人,占38%。在这些职务犯罪中较为典型的仍以受贿贪污等经济犯罪为主,其中又以受贿居多,共有12人,占有50%;渎职侵权也占了相当比例,其中玩忽职守4人,放纵走私3人。利用手中的行政执法权尤其是自由裁量权,徇私、徇情枉法,牟取非法利益,是新时期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突出特点。由此可见,高学历并不等于高素质。相反,高学历者一旦堕入贪欲的深渊,危害可能更大。因此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执法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行使职权的监督是重中之重。
(7)海淀检察院的调研报告表明: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部门监督制约机制缺乏,是“26岁现象”形成的有一个重要原因。某研究院26岁的女出纳员陈某,接手工作时有一笔美金没人告诉其如何处理,放在现金柜里一年多也无人过问,而且也未上账,于是其偷偷拿回家中予以侵吞。后陈某见单位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