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现代物流报/2024 年/5 月/8 日/第 008 版学术与理论
校企X建协同合力促发展
——基于校企异质性的思考
中国船舶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姚雪梅
摘要:合作关系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然而大部分实践与研究均围绕“ 求同存异”的原则,认为“ 求同” 能够建立“ 强连接”,但本文却认为承认异质性也是合作关系有效建立的关键。” 高校和国企是不同主体,国企是“ 实干家” 的摇篮,高校是“ 思想家” 和“ 理论家” 的温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打破“ 同质性即强关系”,深挖“ 弱联系” 的异质性,探索、创新和形成新的校企X建协同发展模式,克服原有X建工作的不足和困难,实现X建工作的新突破和新局面。
关键字:高校;国有企业;X建;协同;异质性
1.引言
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X的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国有企业要坚持以高质量X建引领高质量发展[1-2]。那么如何通过“ 国企姓X”,推动“ 国企强国” 是我们需要探索的伟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ZZ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问题。
古语有云:“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利用合作能达到优劣互补的效果。” 已有研究表明,企业与其他主体之间的“ 求同存异” 合作对推动企业的持久创新作用极为有限,有时甚至还会抑制创新的发生。斯坦福大学教授 Granovetter 的“ 弱连带优势理论” 是对观点“ 紧密且频繁的强网络联系有利于实现技术创新” 的一种突破,其认为社会网络中的主体间联系存在“ 强联系” 和“ 弱联系” 两种方式,两者在信息扩散和知识交流方面扮演不同角色。“ 强联系” 是相似主体间的联系,因此关于知识、技术和信息趋于同质化,所以通常是冗余的;而“ 弱联系” 具有较显著的差异性,即异质性,也就更有可能掌握没有机会得到的、对其有帮助的知识、技术和信息,“ 弱联系” 在知识传递、技术扩散和信息交流中具有“ 强力量”,它能给人们带来意外的信息和机会,并且具备联系不同主体圈子的能力。
综上,本文将从两大方面出发,力求通过校企异质性分析,探索校企X建合作机制,从而达
到协同合力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2.校企异质性分析
2.1 主体异质性
主体异质性是指合作双方在资源、管理以及利益诉求等方面存在差异。一是资源配置方面存在异质性。 国有企业通常注重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在资源配置上更注重成本控制和效率优化;而高校则更加关注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在资源配置上更加注重科研投入和培养方案优化。二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异质性[3-4]。 国有企业通常以资产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 具有较为严格的层级管理和决策程序;而高校以行政管理为主,更加注重教学方案的优化、服务学生意识更强。三是利益诉求上存在异质性。国有企业通常以经济效益为导向,注重收益最大化;而高校则更加关注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5]。
2.2 知识异质性
知识异质性指的是合作双方在知识背景、技术能力和经验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一是知识背
第 1 页 共 3 页
景存在异质性。国有企业通常侧重于商业化运作、市场需求和应用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高校则更加注重科学研究、学术探索和基础理论,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二是技术能力上存在异质性。国有企业常常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和市场落地能力,擅长将技术转化为具体产品和服务;而高校则更注重科研创新和新技术的探索。三是国有企业通常拥有丰富的市场运营和管理实践经验;而高校则更注重学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
2.3 人才结构异质性
人才结构异质性指的是合作双方在人员背景、专业领域和技能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一是人才专业背景存在异质性。国有企业通常聚集了一批在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具备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而高校则拥有大量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领域内的专业人才。二是人才技能水平存在差异。国有企业通常注重经营管理、团队协作和市场营销等实践技能的培养,而高校则注重科研方法、 数据分析和专业实验室操作等方面的技能培养。 三是工作方式和文化背景上存在异质性。国有企业通常具有较为严格的层级管理和组织命令体系,而高校则更注重学术自由和开放平等创新氛围。
3.异质性助力企业X建的途径
3.1 吸收高校优势,助力国企X建工作
以时代的精神做好国有企业X的建设工作,应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与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吸收高校优势,助力国有企业X建工作做实做优做强。一是建立校企沟通学习桥梁。在资源配置方面,国企有“ 重经营轻X建” 的现状,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国企对开展X建工作意识不足,还存在精力不够的问题。作为企业,国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