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玉溪日报/2024 年/5 月/23 日/第 005 版深度报道
用工业化理念书写现代农业新篇章
——红塔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观察
本报记者 郑诗
核心阅读:近年来,红塔区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突出战略理念、科技理念、标准理念、品牌理念,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数字农业、绿色有机农业,全力抓牢农业基地建设,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呈现出外向型、科技型、效益型、加工型、生态型农业和产业特色化发展六大特征。
建成各类种植养殖基地 1514 个,设施种植面积 5.96 万亩,实有农业企业 1784 家,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 76 家⋯⋯近年来,红塔区坚持工业化理念抓农业发展,全力抓牢农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数字农业、绿色有机农业,农业基地建设实现新提升、设施农业实现大发展、农业市场主体培育成效明显,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工业化理念抓农业发展
农业基地建设蹄疾步稳
5 月 9 日上午,艳阳高照,比天气更热的是工人们的干劲。在春和街道黑村社区高端樱桃番茄种植基地里,工人正在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项目一期建设已进入尾声。“ 温室大棚预计 5 月
25 日可投入使用,将进行樱桃番茄种植,今年 7 月即可挂果售卖。按采摘周期 9 个月计算,亩产值可达 20 万元。” 沅润(玉溪)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田爱明介绍。
2023 年,黑村社区化招商为营商,由村办公司与沅润(玉溪)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占地面积 128.28 亩、总投资 3100 万元的樱桃番茄种植项目,实现土地、资产双增值,且让村集体有了固定资产,为后续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早在 2022 年,春和街道孙井社区便依托村办公司,整合社区集体资金投资 220 万元建设草莓和小番茄种植基地,当年便实现收入 60余万元,社区成为带动农业基地建设、促进集体经济增收的重要力量。
这正是红塔区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抓农业发展,以村办公司实体化运营为抓手,推动农业基地建设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村办公司盘活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在做好风险把控的同时,参与投资经营活动,有效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现代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推动全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抓实农业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红塔区还紧盯花卉、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积极探索将农业产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推动一三产融合发展的方法路径。 “ 社区招引云南胤辰果业有限公司落地发展反季节蓝莓种植,并计划依托活发小镇和蓝莓、盆景产业的引流能力,对第五居民小组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村内风貌进行提升,着力将其打造成集吃、住、娱于一体的网红打卡点,以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黑村社区X总支书记李建介绍。
截至 2023 年底,全区建成各类种植养殖基地 1514 个,其中种植基地 1038 个、养殖基地 476个(包含渔业 1 个) 。国资国投公司与专业公司合作,重点打造春和现代花卉、洛河汤家箐羊肚菌等农业产业基地,为全区农业基地建设作出良好示范。同时,组织全区种植养殖企业申报区级、市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2023 年新(改扩)建基地 64 个、认定区级以上基地 89 个(含市级基地 30 个) 。
以农业基地建设为依托,鼓励引导花卉、蔬菜、烤烟等领域种植大户领办、创办农业企业,
红塔区农业市场主体培育也交出了亮眼成绩单。截至 2023 年底,全区实有农业企业 1784 家;农
第 1 页 共 4 页
民专业合作社 225 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 4 个、省级示范社 8 个、市级示范社 14 个;省级家庭农场 5 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55 家,其中国家级 2 家、省级 17 家、市级 24 家、区级 12 家。
强化数字科技赋能
花卉产业提速增效
母亲节前夕,位于高仓街道的玉溪紫玉花卉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紫玉花卉”),一辆辆轨道车穿梭忙碌,将打包好的果汁月季运至仓库。几小时后,这批新挑选出的盆栽将发往重庆、长沙等地。
走进紫玉花卉投资 1300 余万元新建的 22 亩高端智能温室大棚,各色蝴蝶兰竞相绽放、争奇斗艳。2022 年,瞄准高端化、标准化发展方向,紧跟市场趋势和消费特点,紫玉花卉将生产重心由玫瑰转向蝴蝶兰。 “ 突出数字赋能和技术创新,公司采取潮汐苗床无土盆栽模式,以全自动控温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智能管理设备对蝴蝶兰生长所需的水、光、热等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光照与温度的智能化调节,做到全年有花供应市场。利用自主研发的管道渗灌栽培技术和水肥循环设备,水肥利用率从 16%提高到 82%,人工成本减少近 50%,水肥回收率达 90%以上,以基地智能化培育出了智慧花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紫玉花卉总经理段家彬介绍。
按照“ 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 发展思路,近年来,红塔区高位统筹推动“ 一县一业” 现代花卉产业示范创建,以数字、科技赋能花卉产业提质增效。截至 2023 年,全区以鲜切花、盆花、种苗种球、园艺苗木为主的花卉园艺种植面积达 2.67 万亩,实现花卉园艺农业产值 14.35 亿元。培育花卉园艺企业 106 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 7 家;涉花农民专业合作社 34 个,其中省级以上示范社 6 个。争创云南省“ 10 大名品”、绿色食品“ 10 强企业” 和“ 20 佳创新企业”,“ 芳香”产业真正成为红塔区群众的“ 致富花”。
推进农业绿色转型
设施农业方兴未艾
经过多年发展,红塔区形成以花卉、蔬菜、水果、药材为核心的设施种植类型,设施种植面积达 5.96 万亩, 占常年总播种面积 17.1 万亩的 34.8%。 设施农业产值 33.89 亿元, 占总产值 44.89亿元的 75.49%。数据和实践都证明,设施农业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随着农业绿色发展对种植业提出的新要求, 以玉溪阳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 阳瑞农业”)为代表的一批农业企业抢抓机遇,以科技为动力,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三品一标” 认证。截至目前,全区 23家企业持“ 三品一标” 有效证书 94 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企业 13 家、产品 34 个;绿色食品企业 9 家、产品 51 个;有机农产品企业 1 家、产品 9 个,绿色正在成为红塔区农业生产的鲜明底色。
初夏的五月,地处玉带街道的阳瑞农业有机温室大棚里,一簇簇或红或黄或绿的小番茄挂满枝头,色泽鲜艳,口感甜脆,向人们展示着有机食品的独特魅力。作为全市唯一一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果蔬龙头企业,阳瑞农业致力于有机农业科普教育和种植技术培训,为全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打好基础。
“ 全基质盆栽和有机水溶肥的配合使用,在减少肥料施用、减碳固碳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土壤肥力,减轻了环境污染,这也是公司打造有机零碳农业的重要举措。我们遵循自然规律,采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等方式开展病虫害防治,以此达到零化肥、零化学农药、零激素、零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