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克孜勒苏日报(汉)/2024 年/5 月/23 日/第 001 版
敢向戈壁要发展 谱写现代农业新篇章
本报全媒体记者 熊宣然 徐贤昊
近年来,自治州X委提出的农业产业“ 四个百万工程” 对全州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全州各族干部群众紧紧围绕“ 四个百万工程”,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西陲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助力 戈壁换新颜
温室大棚连片延伸,瓜果蔬菜四季溢香⋯⋯走进乌恰县戈壁产业科技园,这片曾经“ 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 的戈壁荒滩,如今已蜕变为满载着农牧民致富梦想的幸福果蔬园。
“ 虽然乌恰县的戈壁荒滩多,但是空闲的土地也多。海拔高的同时,也保证了充足的光照条件。 ” 乌恰县戈壁产业科技园负责人王全兴说,乌恰县自然条件的劣势是相对的,只要在劣势中找准蕴含的优势,戈壁荒滩也能生机盎然,转换成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势。
在坚定秉持着“ 向戈壁要产业、向戈壁要发展、向戈壁要效益” 的信念下,乌恰县各族干部群众凭借辛勤和汗水,开槽、填土,用石块搭建起一座座大棚。2009 年,乌恰县戈壁产业科技园在戈壁滩上破土而出。
自建设以来,乌恰县戈壁产业科技园已累计投入资金 2.83 亿元,园区总占地面积达 194.6 公顷。截至目前,园区内共有设施大棚 846 座,占地 143.42 公顷,其中包括智能连栋温室大棚 13座以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厂区和食用菌菌包生产厂区各 1 座。科技园不仅持续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还在推动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 以前,我们一家四口的生活完全靠丈夫务工收入,生活十分拮据。” 乌恰县戈壁产业科技园工作人员阿力亚· 阿布都外力回忆道,幸运的是,2010 年她通过社区推荐到科技园工作,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大棚种植的知识技术,还有了稳定收入,自己也从一个对大棚种植一无所知的家庭主妇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
如今,阿力亚· 阿布都外力一家已经告别了曾经的廉租房,在乌恰县城购买了 2 套住房,丈
夫也买了一辆货车跑运输。
“ 将紧紧围绕‘ 四个百万工程’ ,以推动农牧民致富为目标,深入实践并推动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接下来,我们将聚焦市场需求,将科技创新作为关键动力,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确保农业质量的提升和效率的提高,促进农牧民实现增收致富。” 王全兴说。
人才引领 富智富民
“ 我们这胡杨都种不活。 ” 这是乌恰县波斯坦铁列克乡依买克村老人们常说的一句话。2000米以上的海拔、常年风雪、无垠的戈壁,这样的自然环境对于植被来说,面临着极大的生存挑战。然而,就在这样看似不可能的地方,随着胡明钰的到来发生了变化。
胡明钰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