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河南经济报/2024 年/5 月/9 日/第 011 版理论
建设校史文化 发挥育人功能
中国农业大学 苏若群 河南工学院 樊丽莎
校史文化是一所高校发展历程的深厚积淀和精神承载,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想ZZ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因此,挖掘校史资源,凝练校史精神,积极探索高校校史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想ZZ教育的育人资源,增强高校师生爱国、爱校的理想信念,以便更大程度地发挥高校校史文化的育人功能。
自 1984 年教育部下发《关于编写校史的通知》以来,高校校史研究已经走过整整四十年的历程。四十年来,各高校纷纷开展对校史的研究,通过寻找查阅历史文献、开展校史追根溯源、厘清学校的发展脉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而如何利用校史资源,凝练文化核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发挥其思想ZZ教育的育人功能,需要得到各高校的全面重视。
高校校史文化建设需要加强高校校史文化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形成系统完善的机构组织。各高校应筹备专项资金、成立常设的专职机构进行校史文化研究。既可以单独成立校史馆,也可以依托档案馆成立校史馆。校史资料的挖掘搜集和整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不仅在校史撰写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还需要在撰写过程中不断补充资料,深入挖掘,完善校史研究。因此,开展校史文化建设工作不单需要有专职机构,还需要有专业的团队,如专职研究档案的工作者、历史学专家、老领导或老校友。
高校校史文化体现了学校建设发展的软实力,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折射。校史的丰富资源在思想ZZ理论课、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宣传等方面能够发挥强有力的激励、导向和凝聚等育人功能。
高校校史文化发挥激励功能,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各高校开展校史研究过程中,很多为国家、为社会、为学校做出重大贡献的革命先烈、建校元老、知名校友及优秀教师参与。先辈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和绝不背叛的革命气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生的爱国情怀。将高校校史与中国共产X的革命奋斗历史相结合,已经成为多数高校育人实践活动的主要方法。
高校校史文化发挥导向功能,引领大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高校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方面对大学生起到导向作用,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产生积极影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响应国家号召,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在辛德惠院士的带领下,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历经艰苦卓绝的研究和实践,使曲周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