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巴中日报/2024 年/5 月/22 日/第 003 版社会
市检察院被确定为全省检察机关民事检察“ 和解五法” 工作室建设单位——
巧用“ 和解五法” 实现案结事了
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 向东升
近日,巴中市检察院被四川省检察院确定为全省检察机关民事检察“ 和解五法” 工作室建设单位,标志着巴中民事检察和解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5 月 17 日,四川省检察机关民事检察“ 和解五法” 工作室在市检察院正式挂牌成立。
民事检察“ 和解五法” 是四川省检察机关的一项创新性探索成果,即在民事检察监督环节灵活运用背靠背法、并案化解法、利益平衡法、情义融化法、借力化解法,高质效定分止争,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办案目标。
近年来,巴中市检察院践行新时代“ 枫桥经验”,巧用“ 和解五法”,将矛盾化解贯穿执法办案全过程,寻“ 症结”、解“ 法结”、化“ 心结”,解决了一件又一件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情义融化法 化解六年医患矛盾
“ 僵持了六年,终于把问题解决好了,感谢检察官。” 近日,患者罗某某和涉事医院都向市检察院检察官致谢,感谢检察官通过民事检察矛盾化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2018 年,罗某某双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到某医院做了两次双膝关节置换手术,因未缓解其疼痛,双方就此发生医患纠纷。通过调解,医院虽与罗某某签订了医疗纠纷解决协议,但未履行。罗某某提起医疗损害赔偿诉讼后,法院判决该医院赔偿其经济损失 26 万余元、后续医疗费 20 万元、精神抚慰金 6 千元。
“ 我承认医院有过错,但后续医疗费用不应该全部由医院承担,已经给了 26 万元了,我们医院也困难。 ” 该医院不服生效判决,向巴中市检察院申请监督。检察官通过调查核实,认为生效判决在罗某某的后续医疗费承担上,没有考虑医院的过错程度和罗某某术前已患有 10 多年类风湿疾病及双膝双腕关节常年疼痛变形导致残疾的实际情况,判决后续医疗费全部由医院承担有失公平。
为促进医患双方矛盾纠纷妥善化解, 保障罗某某尽快得到治疗, 承办检察官采用情义融化法,通过“ 面对面” 沟通、“ 心贴心” 交流,引导双方逐渐消除了对立情绪,从医者的良知和患者的健康出发,促成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由医院一次性支付罗某某 15 万元。协议签订后第三天,罗某某收到了协议约定的全部款项,并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一起僵持了六年的医患纠纷终于得到和解。
背靠背法 古稀老人拿到赔偿款
“ 我儿子命都没了, 他还不服判决⋯⋯” 近日, 70 多岁的谭某某哽咽地找到检察官寻求帮助。此前,谭某某的儿子到姜某家做工时摔伤,经鉴定构成一个八级伤残和一个十级伤残。约十个月后,谭某某的儿子死亡。
谭某某以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为由提起诉讼,要求姜某承担赔偿责任。法院判决姜某赔偿谭某某之子生前的医疗费及残疾赔偿金等合计 28 万余元。姜某不服,认为法院判决的医疗费及残疾赔偿金过高,迟迟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支付义务,并向巴中市检察院申请监督。
承办检察官审查认为生效判决并无不当,经过充分的释法说理,姜某接受了判决结果,并表
示因资金压力大, 希望分期履行赔偿款支付义务, 但谭某某对于赔偿款支付方式和期限不予认可。
第 1 页 共 3 页
检察官通过“ 背靠背” 调解,详细分析双方诉争利弊,平衡各方利益,最终促使双方当事人签订和解协议,约定姜某分 3 期向谭某某支付完毕 28 万余元赔偿款。协议签订后,姜某在检察官的见证下当场向谭某某支付了 8 万元现金,并向检察机关提交撤回监督申请。
并案化解法 “ 冤家” 走了 “ 老表” 回来了
某房地产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的丈夫谭某从张某某处购买砂石用于公司开发的某项目。后双方因货款清偿发生纠纷,该房地产公司将张某某起诉至法院,法院根据该公司委托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判决张某某返还超支货款 225 万余元并承担资金利息。张某某不服判决,向巴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