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兰州日报/2024 年/5 月/9 日/第 006 版法治在线
城关区人民法院渭源路法庭 竭力打造“ 枫桥式” 人民法庭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撰稿 张烁
城关区人民法院渭源路法庭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参与者、推动者、保障者,坚持调解优先,把实质性化解贯穿案件审理始终,努力在每一个环节都把化解矛盾、服判息诉的功课做到极致,切实维护辖区和谐稳定,竭力打造“ 枫桥式” 人民法庭。
调解降风险提质增效有速度
要说现在解决矛盾纠纷跟过去有什么不一样,也许来自山西的高大哥最有发言权。2021 年 4月至 7 月,原告高某为被告甘肃某文化公司负责建设的工程提供劳动,用工结束后经双方结算,被告应向原告支付 7543 元劳动报酬,被告以公司资金短缺为由怠于给付,原告经多次催款无果后,于 2024 年 1 月诉至法院。承办法官在查阅案件卷宗后,认为该案事实和法律关系清楚,但涉及时间久远,若判决处理,将使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及时高效的维护,遂决定依托法庭“ 劳动争议案件专业调解室” 将矛盾纠纷“ 就地” 化解。
经过 2 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原被告双方达成和解并当场给付履行。
渭源路法庭持续拓展非诉解纷力量参与纠纷化解渠道,依托温度调解工作室等调解组织的专业优势,在法庭设立“ 劳动争议案件专业调解室” 等五个专业化调解室,并定期开展指导调解,有效提升调解成功率。
调解化纠纷减轻诉累为民生
如何帮助群众实质性解决问题,始终是围绕在基层法官心头的一件大事。渭源路法庭将诉中调解作为法院解决争议的一项重要抓手,做到以调解解决纠纷,以调解化解矛盾,重塑纠纷解决新格局,促进在诉讼程序中实现少讼。
渭源路法庭副庭长冯志强善于做群众工作,各类案件怎么调,他总是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所承办的大多数案件都得以调解处理,相当一部分案件当场给付履行。在化解医疗纠纷案件时,他通过查看双方提交的证据,并邀请医学专家等对医患双方提交的病例资料进行详细分析,提供专业的医学意见,逐步厘清梳理双方争议焦点。同时结合具体案情释法明理,讲解医疗事故的赔偿规则及相关法律规定,逐步缩小双方争执空间,最终找到双方利益平衡点。在解决劳动争议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