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南宁日报/2024 年/5 月/21 日/第 005 版县区新闻
深化两地人大合作 共建履职为民平台
——马山县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跨市人大代表联络站
《全过程人民民主南宁人大实践》采编组 执笔 本报记者 杨盛
“ 感谢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沟通协调、镇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迅速落实,困扰我们生产经营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 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居民唐秀营握着南宁市马山县周鹿镇人大主席黄正刚的手激动地说。
大化瑶族自治县的居民为何感谢马山县人大代表?这事还得从马山县和大化瑶族自治县共
建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周鹿镇坛利片区跨市人大代表联络站说起。
在两市的市际、县际边界地区,以往存在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村民间有小纠纷等突出问题,去年,马山县人大常委会主动作为,把深化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创新建立跨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探索解决跨行政区域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并依托联络站推进临界的马山县、大化瑶族自治县、平果市三地人大工作交流,架起直通三地群众民生情的“ 连心桥”。
创设跨市联络站 解决跨区域民生问题
马山县周鹿镇坛利村位于马山县和大化瑶族自治县的交界处,多年来,各民族同胞在这里安
居乐业。
去年,马山县人大常委会创新思路,与大化瑶族自治县共同商议,在坛利村建立周鹿镇坛利片区跨市人大代表联络站。 “ 建立这个平台,我们以解决产业发展和矛盾纠纷问题为切入点,利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优势,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黄正刚介绍。
联络站现有来自马山县、大化县的 39 名驻站人大代表,这里不仅有完备的硬件设施,还定期举行联建活动,让周鹿镇、大化镇的人大代表和群众一起,为当地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出谋划策。
唐秀营的父亲唐志荣承包了一片林地。由于马山县周鹿镇坛利村六布屯与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龙口片皮太屯存在权属纠纷,导致唐志荣与六布屯股份经济联合社在承包合同、承包金及林木砍伐问题等方面产生矛盾纠纷。
坛利片区跨市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代表在了解情况后,多次上山走界,倾听群众呼声,同时邀请亲朋好友和乡贤做思想工作。在多方努力下,今年年初,六布屯与唐志荣签订了补充协议,双方达成了和解。
“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和群众交流起来比较容易,能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里,也方便问题的解决。” 黄正刚说。
搭建沟通平台 铺设产业发展振兴路
5 月 15 日,记者走进周鹿镇坛利片区跨市人大代表联络站,门口显眼位置就能看到站名标识牌和徽标。办公室的墙上公示着年度活动计划、驻站人大代表的相关信息和每月接待安排,桌子上的登记簿记录着代表访民、代表议事、代表向选民述职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