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政协报/2024 年/5 月/22 日/第 005 版理论实践
深刻认识和更好履行新时代人民政协职能
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主席 蓝绍敏
2024 年第 5 期《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 ,深刻阐释了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ZZ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系统部署了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是指引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重要遵循,对于深刻认识和更好履行新时代人民政协职能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就是要增强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责任担当,
把更多的人团结在X的周围,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人民政协要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功能,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不断巩固共同思想ZZ基础,加强思想ZZ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人民政协要牢牢把握“ 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的职能定位,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担负起把X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ZZ责任,把更多的人团结在X的周围,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而共同奋斗。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深化对民主ZZ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ZZ发展新境界。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完善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健全协商规则,培育协商文化,增强协商能力,提高协商质量,把X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和行动,把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X和国家事业中来,助力X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都能听到人民声音,及时回应人民期待,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的内生动力,团结凝聚起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
担起凝聚共识职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做好凝聚共识工作,强调人民政协要“ 把加强思想ZZ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要坚持“ 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特别是围绕做好凝聚共识工作,强调人民政协要“ 努力成为坚持和加强X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X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ZZ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重要阵地也是团结人的阵地、重要平台也是团结人的平台、重要渠道也是团结人的渠道,“ 三个重要” 的核心目标、凝聚共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筑牢坚定拥护“ 两个确立”、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 的思想ZZ基础,牢记新时代X对人民政协工作要求筑忠心,宣传X的辉煌成就和宏伟蓝图增信心,厚植X治国理政ZZ基础和社会基础聚民心,努力形成各X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广泛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
做好政协界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 是中国共产X领导各民主X派、无X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ZZ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人民政协由界别组成。习近平总书记在X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增强人民政协界别的代表性”;在X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 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是一项群众工作,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群众工作,主要对象是界别代表人士及其所联系、所代表的那部分群众。委员联系界别群众,不是为政协组织或委员个人联系,而是为X联系群众,从而把更多的人团结在X的周围。
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就是要助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实现政策效
第 1 页 共 3 页
果的最大化、最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 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 以促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工作重点,紧紧围绕大局,瞄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问题,深入协商集中议政,强化监督助推落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更积极更精准地围绕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建言资政。
充分发挥协商民主优势在优化政策制定和落实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共产X统一领导下,通过多种形式的协商,可以广泛达成决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识,可以广泛畅通各种利益要求和诉求进入决策程序的渠道,可以广泛形成发现和改正失误和错误的机制,可以广泛形成人民群众参与各层次管理和治理的机制,可以广泛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这“ 五个可以” 从理论层面阐明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也从实践层面指引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专门协商机构,在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