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城市报/2024 年/5 月/13 日/第 B10 版X建交流
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居民会客厅 贴心又暖心
中共凌河区委组织部
“居民会客厅”是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平台。近年来,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
在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过程中,以先行试点“居民会客厅”为创新载体,通过总结提炼、统
一标准、扩面推广,让居民需求在“会客厅”解决、为民服务在“会客厅”开展、矛盾纠纷在“会
客厅”化解、结果成效在“会客厅”体现。预计今年底前,全区“居民会客厅”由 15 个扩建成
40 个。
体系化建设
打造有厚度的“居民会客厅”
凌河区为加快推进“居民会客厅”试点社区建设,鼓励引导各街道社区,在服务载体、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等方面积极创新,不断拓展“居民会客厅”的内涵,以小支点撬动社区治理工作大提升,通过顶层设计、项目推进、示范引导,以先行先试、立标扩面、全域推广模式,打造居民群众“家门口”的温馨阵地。
理念先行——坚持以“节约高效”原则推进“居民会客厅”建设,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和服务升级。在区级层面,组建由区委组织部、民政局、财政局牵头的工作专班,派出专人驻试点街道、社区加强指导,将“居民会客厅”建设作为社区(村)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召开居民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始终坚持“居民需求什么,建设围绕什么”的理念。
政策先行——将“居民会客厅”建设情况纳入“星级堡垒”评定、X建实绩考核、城市基层X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调度等重要指标,将每月调度推进落实情况和实地督促指导相结合,压紧压实第一责任人职责。联合区财政局制定政策激励文件,明确对验收通过的“居民会客厅” ,给予财政经费和X费的补助。一年来,全区持续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新建一批、改造一批等方式,推进社区(村)服务能力和水平快步提升。
示范先行——通过对全区各街道摸排调研和现场指导,构建起“1847N”“居民会客厅”示范建设体系。确定石桥子街道丽都社区、康宁街道松南社区作为凌河区引领型示范建设点;在全区选取 3 个基础条件较好、改造意向强烈的社区进行区级示范建设;同步由街道选择 10 个社区作为示范先行带动,通过样板引路、经验累积、方案优化、逐步扩面,实现整体提升。
规范化建设
打造有辨识度的“居民会客厅”
“如今社区大变样,让人归属感倍增。 ”家住凌河区丽都社区的张阿姨,之前去社区办事总被一排长长的办公桌隔在外围,“我们在桌子这边,社区工作人员在桌子那边,总感觉隔得挺远,办完事就走不想多待。如今,打造了‘居民会客厅’ ,有休闲区、茶水区、阅读区、等候区,不仅环境好起来了,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心也靠得更近了。 ”自从社区改造后,张阿姨有事没事就会来这里坐一坐、聊聊天。“整个服务大厅设计得很贴心、很暖心,真跟家一样!”张阿姨说,“居民会客厅”增加了她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功能布局,突出人性化。凌河区在打造“居民会客厅”的过程中,注重居民群众的体验感、舒适度和参与性,创新提出“三除”“五统”标准以及“1847N”规范化体系,除柜台、除隔断、除窗口,打破原有的空间格局和开放时限;统一形象标识、统一项目设置、统一运行流程、统一服务规范、统一资源调配,推行“散座式、家庭化、客厅式”服务工作格局。在“居民会客厅”中设置接待、展示、议事、办事、会客、休憩、阅读、自助办理等 8 大功能区域,N 个特色服务
第 1 页 共 3 页
功能区域,形成“8+N”功能区域。松南社区在“居民会客厅”中统一设置了“能量补给站”,配备爱心雨伞、医疗箱、针线包、工具箱、手机充电器等便民服务设施,从细节处体现浓浓的人情味。
服务要求,坚持标准化。制定发布了《凌河区社区“居民会客厅”建设标准及导则》 《凌河区关于推动“居民会客厅”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等地方标准。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凌河区社区“居民会客厅”创建和服务标准建设指导手册,对场所面积、功能布局以及服务机制等进行统一规范,同步梳理服务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