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解放日报/2024 年/5 月/21 日/第 001 版
“ 世界级” 黄山要的是“ 长红”
——访黄山市委书记凌云
本报记者 李欣欣 陈抒怡
最近,黄山市委书记凌云马不停蹄出席与大黄山建设相关的重大活动:4 月 26 日上午,池黄高铁当日开通;当天下午,全国工商联港澳执常委考察团大黄山推介会在黄山举行;4 月 28 日,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黄山市工作推进会在屯溪召开⋯⋯
经过两年的用心谋划,建设大黄山的大幕已正式揭开。“ 大黄山”,范围涵盖黄山、池州、安庆、宣城 4 市,定位是“ 世界级”,坐拥顶尖旅游资源的黄山作为龙头城市,未来将在这一组合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新兴网红旅游城市不断涌现的背景下,黄山这一老牌旅游城市又如何推陈出新、再创辉煌?
最大机遇 最大动能 最大红利
记者:黄山在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占据龙头位置,接下来黄山将如
何与其他区域一起,形成合力,共同建设大黄山?
凌云:今年 3 月 30 日,安徽省政府在黄山召开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推进会,标志着大黄山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大黄山建设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着眼推进旅游强省建设、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作出的重大
战略,是推动黄山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动能、最大红利。
大黄山本就是一个区域概念,随着大交通格局改善,尤其是池黄高铁开通,黄山全域进入高
铁时代,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联系更加紧密。
我们把大黄山建设放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来定位,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着力构建“ 山水村夜” 文旅产业坐标系,形成完整的大黄山文旅产品产业链条,推动黄山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
我们以大黄山为纵坐标、新安江为横坐标,发展“ 山水村夜” 四大经济,全力推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山,是以黄山为纵坐标;水,是以新安江为横坐标;村,是星罗棋布的古村落,镶嵌在坐标系里,激发徽州古城、黟县古城及屯溪老街、黎阳 IN 巷、屯溪河街、岩寺老街、休宁齐宁西街等活力;夜,是打造夜间文化经济,丰富休闲、度假业态。
推动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旅游升级、旅游产业向跨界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延伸,打造高质量现代服务业集群,带动高端绿色的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发展,是大黄山建设的核心任务。
与此同时,“ 村字号” IP 已成为黄山文旅流量的新入口,带动乡村旅游覆盖全市七成以上村庄,接待游客超 5200 万人次、总收入超 400 亿元,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稳居全省前列。
以南溪南古村落为例,它原来相对环境不佳,但这几年通过“ 和美乡村” 建设,成功晋升为精品示范村。还有 1200 年历史的西溪南古村落,今年春天日均客流量超过 1 万人次,甚至超过了西递。
引进优质项目是推进大黄山建设的重要一环。我们滚动推进域见国际旅游度假区、武阳湾旅游度假区、市域旅游 T1 线等项目,提速新安江百里画廊、东黄山国际休闲度假区、黄山国际会客厅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齐云山、大灵山、大黟山等建设,布局落地一批文旅产业项目,大项目与小项目联动,推动文旅项目满天星。
第 1 页 共 3 页
截至目前,摸排梳理的总投资超 2000 亿元的 225 个大黄山建设项目中,95 个亿元以上项目已签约落地。
大黄山是一场美丽的奋斗,黄山将舞起大黄山龙头,联手兄弟地市协同提升产品竞争力、产业融合力、服务支撑力、项目带动力、品牌传播力,全面打响“ 中国黄山、世界黄山” 品牌,全力打造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的新时代世界级高品质旅游目的地。
瞄准“ 情绪+旅游”,聚焦“ 小而美”
记者:近两年一些网红旅游城市爆火出圈,黄山羡慕吗?
凌云:黄山本来就是顶流,我们有黄山、徽州两个顶流 IP,还有大量一流景区。我们希望能给所有游客一种感觉,黄山是他们的诗和远方。
根据黄山风景区承载量的科学核定,2013 年,黄山的客流上限是 5 万人次,但因为黄山是山岳型景区,山比较陡、路比较窄,如果人太多,体验感难免打折。
去年我们把客流上限下调到 3 万人次,世界旅游组织黄山观测站的满意度调查显示,去年中秋国庆黄金周是连续 12 年开展游客满意度监测以来,游客体验感与舒适度最高的一个黄金周。
承载量下调并没影响人气,去年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游客接待量均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