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闽南日报/2024 年/5 月/13 日/第 001 版
着力突破建机制 同心援疆结硕果
——漳州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进疆一周年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李伟
5 月的新疆木垒,正迎来融雪之后的满眼新绿,到处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过去一年,在漳州对口支援下,一座座现代化建筑在木垒河畔拔地而起、一个个促发展项目在天山北麓落地生根,正如春日新苗般茁壮成长。
这一年,是接力奋进、开拓进取的一年。
2023 年 5 月 12 日,漳州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抵达新疆木垒开启新一轮援疆工作。这一年,他们切实发挥“ 漳州所能”,满足“ 木垒所需”,敢为、敢闯、敢干、敢突破,在拼搏拼抢中抓住机遇,不断提升干部“ 五项能力”,强化爱拼敢赢意识,夯实干部团队管理,在真抓实干中创造业绩。这一年,漳州援疆工作 12 次登上央视新闻频道、 《福建日报》 《新疆日报》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宣传工作获 2023 年度省第九批援疆评比第一名。这一年,他们积极把谋划变规划、规划变计划、计划变行动、行动变实效,扎实推动援疆工作提质增效加速跑,助力木垒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民解忧 项目投入见初心
“ 项目主体即将封顶,下半年主要进行建筑内外装饰装修及房顶保温作业。待入冬完成通暖测试等工序后,明年开春即可投入使用。 ” 在木垒县首个县级老年活动中心项目建设现场,负责人的一番介绍无疑为全县 3000 多名老人带来了期盼已久的好消息。
一年来,在漳州援助下,木垒县老年活动中心、综合运动中心、老旧小区改造等填补空白的基础工程接续开展,农村厕改、村道亮化、垃圾流转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相继解决。木垒群众第一次在县城公共体育场所用上了标准运动跑道,定居牧民们第一次在家里用上了干净的冲水马桶。一个个漳州援建项目始终向民生靠拢、向基层倾斜,对口援疆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援疆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
开局即冲刺、起步就加速。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以漳州市委市政府“ 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增效年” 活动为抓手,进疆后迅速接过项目工作“ 接力棒”,高效推进 2023 年度总投资 2544 万元的 10 个工程类项目在当年开工并完工 4 个,涵盖提升民生福祉、扩大牧民就业等领域。2024 年度总投资 2812 万元的 6 个续建项目及 5 个新建项目同样加快建设。在漳州援疆干部人才挂真钩实钩督导下,项目建设工作获评 2023 年度福建对口援疆工程类第二名。
整合资源 产业援助见决心
今年 1 月,福建首个地级市援疆交流中心在漳州碧湖生态园揭牌;3 月,福建产业援疆首个疆外联络站在四川成立⋯⋯在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的推动下,一个个主攻木垒县特色优势的产业推广平台相继建立,为加快受援地产业转型升级赋予强劲动能。
首次走进花博会· 农博会现场,在木垒县冬季旅游推介会上,木垒皑皑白雪的美丽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目光。首次组织木垒企业携特色产品赴漳参加龙海食博会、赴榕参加福品博览会,推动漳州第十家“ 木垒联盟· 漳木良品” 新疆特色产品店在农历年前开业,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致力于让木垒特产成为福建人餐桌上的常客,漳州人走亲访友的“ 新年货”。
既有“ 走出去”,也有“ 引进来”。今年 5 月,在福建漳龙集团助力下,在国家菌草中心技术支持下,100 亩“ 牧草之王” 巨菌草试种基地顺利完成种苗扦插,为巨菌草在木垒推广种植、带动农牧民增收奠定基础。“ 产业援疆暖冬行动” 中,木垒独特的民俗与特色产品转化成经济效益,
第 1 页 共 3 页
7800 余人次游客纷至沓来,带动消费 164.5 万元。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以高涨的热情吸引客商到访,成功引进投资 3.1 亿元的机器人人工智能研发制造等项目,并先后对接 20 余家央国企、民企及上市公司,共商潜在投资机会。在首届木垒县新能源产业发展论坛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新能源企业家、专家学者们围绕木垒县丰富的风光电资源畅所欲言, “ 嘉庚实验室能源材料科学(木垒)创新基地” 也在专家们的见证下成功揭牌。
在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雪才刚消融,矿区内已是一派重卡车“ 马不停蹄” 来回穿梭的场景⋯⋯一年来,福建蒙疆矿业、易控智驾科技顺利落地;天霖铝业、捷诚炭业晋升规上企业;炬申陆港氧化铝期货交割库顺利落户;全疆首家久康物流数字化农批市场上线。2023 年度,开发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位居昌吉州首位,产业援准成效显著。
鱼渔并授 医疗帮扶见匠心
今年 4 月,昌吉州首个“ 闽疆(木垒)检察人才联络室” 成立,为漳木两地检察机关沟通交流、相互促进搭建起崭新平台。同月,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