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自然资源报/2024 年/5 月/8 日/第 004 版基层· 专题
建设更高水平“ 天府粮仓”
四川省都江堰市委书记 蒋蔚炜
耕地保护是“ 国之大者” ,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社会稳定和民族永续发展。四川省都江堰市作为天府之源、灌区之首,土地肥沃、底蕴丰厚,肩负着耕地保护的首善之责。我们深刻认识到耕地保护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拿出“ 硬措施”、下足“ 狠功夫” ,把工作做实、做细、做深,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推动耕地保护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行见效。
扛起耕地保护使命担当
都江堰市作为成都“ 西控” 区域的核心示范区和精华灌区核心示范区,承担着成都平原主要水源涵养地和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功能,域内精华灌区耕地集中优质、水系纵横交错,分布着大量以水田为主的优质耕地,是成都平原粮食生产核心区,是夯实四川农业基础、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关键地带。高水平开展耕地保护工作,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是保障成都平原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更是都江堰市作为“ 天府粮仓精灌区” 的责任担当。
我们坚持严格落实 14.24 万亩耕地保有量目标任务,优先将都江堰市精华灌区内的现状优质耕地纳入耕地保护范围,切实担负耕保责任使命,以更加清醒的头脑、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推动耕地恢复工作走深走实
都江堰市地处龙门山,呈现“ 六山一水三分田、北山南田” 的地理生态肌理。以都江堰水利工程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都江堰灌区,灌溉面积达 1130 万亩,古老的自流灌溉渠系滋养了农田。足量优质的耕地是都江堰市建设“ 天府粮仓精灌区” 的核心基础,把量大质优的良田变为“ 粮田” 更是我们的使命担当。
我们把“ 粮田” 恢复作为耕地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落实国家战略要求,科学部署、精准发力、多方突破,全力以赴守护好每一寸良田沃土,耕地恢复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从组织上强统筹。 我们成立了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粮食生产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将耕地恢复工作提前纳入全市重点工作,制定《耕地保护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印发《坚决制止耕地“ 非农化” 行为实施方案》,细化《耕地保护X政同责考评细则》,每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每季度红黑榜公示,对全市耕保形势做到心中有数。
在政策上抓落实。面对前期种植投入成本高、粮食作物收益偏低、收益回报周期较长等情况,我们通过深入调研,研究出台《加强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十条措施》 《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扶持办法》 《腾退低效果木恢复粮食种植项目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充分保障和尊重农民利益。
在资金上强联动。设立专项预算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