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巴彦淖尔日报(汉)/2024 年/4 月/9 日/第 003 版民生社会
巴彦淖尔:深化文旅融合 做优文旅经济
本报记者 周悦
全市接待游客 957.38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111.55 亿元,同比增长 134.36%和 228.77%。全系统共荣获国家、自治区级奖项 166 项。
乌兰布和沙海湖旅游区、乌梁素海生态旅游区被评为 4A 级景区。
《高标准建设新型公益书屋阅读空间助推书香临河建设》《以西部民歌会为载体 助力乡村振兴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两个案例分别入选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和“ 中国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典型案例。
……
去年以来,我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聚力办好“ 两件大事” 和建设“ 五高五区” 目标定位,打响“ 北疆文化”“ 旅游四地” 品牌,以务实之为求非常之效,以争先之姿赢进位之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旅市场加速回暖,文旅产业强劲复苏,广电工作稳步推进,文旅经济走出了“ 供需两旺、高开高走” 发展态势。
以文塑旅更显内涵
文化,是一座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记,更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精髓和软实力所在。
华灯初上、流光溢彩,金川河映照着游船画舫、亭台楼阁,仿古建筑飞檐斗拱、层楼叠榭,了解一座城要先从一条街开始。黄河湾步行街的独特氛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人文与美景的绝妙融合,如今已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娱乐打卡的新地标。
“ 灵山秀水 养生福地” ——“ 魅力乌拉特” 第七届西部民歌会现场灯光璀璨,笙歌鼎沸,来自全国 18 个省、市代表队和内蒙古自治区的 12 个盟市以及巴彦淖尔市各旗县区的 300 余名歌手,身着华丽民族服饰,齐聚大美乌拉特前旗,以歌声促进文化交流,共同唱响新时代动听主旋律。
水天一色、碧波荡漾,鸥鸟翔集、鱼跃水面,“ 塞外明珠” 乌梁素海茂密的芦苇随风摇曳,赤麻鸭、白骨顶、绿头鸭等鸟儿或游弋湖中、或栖于苇荡、或翱翔天空,一派自然和谐景象,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如此美景,在巴彦淖尔随处可见,也为我市引来不少“ 流量”。
2023 年,我市各地充分用好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突出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做好文化“ 转
化” 文章,积极打造新旅游、新业态。
争取国家、 自治区专项资金 6384.39 万元, 涉及 19 大类 93 个项目。 储备招商引资项目 70 个,总投资 67.16 亿元,签约项目 19 个,签约金额 14.44 亿元。市本级文旅系统落地项目 4 个,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3.6 亿元。市文旅广局在全区文旅系统绩效考核中排第 5 名,荣获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 2023 年度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黄河湾步行街被评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自治区级非遗特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西部民歌会入选“ 百姓大舞台” 全国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计划。 《我的家乡》荣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并在全国 6 个城市巡演。乌拉特前旗乌兰牧骑王璐荣获第五届内蒙古金秋声乐比赛民族组一等奖。
以旅彰文更有活力
文旅深度融合已成为我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 和美乡村、光影同行” 2023 中国农民丰收节第六届中国农民电影节上,众多影视文化艺术界嘉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