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太原日报/2024 年/4 月/29 日/第 007 版碧水蓝天
以金融“活水”滋养“绿水青山”
——太原气候投融资试点成效初显
太原市生态环境宣教中心
前不久,浦发银行太原分行与山西环境能源交易中心合作,为太原城南某热电联产项目提供8000 万元融资支持,将该项目的碳减排绩效指标与该行贷款利率直接挂钩,企业如在约定期限内达到碳减排目标值,贷款利率可根据协议进行阶梯式下调,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越来越多的绿色金融产品支持 ‘碳达峰、 碳中和’ 。 ” 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自 2022年太原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后,更多资金开始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
应对气候变化
投融资作用日渐凸显
聚焦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大力推动传统行业绿色转型,为清洁项目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
金,金融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行在得知某大型焦化企业焦炉煤气制 LNG 及液氨项目融资寻求后,深入了解企业项目情况,成功为该项目批准固定资产贷款 6 亿元,用于转型金融项目建设。至 3 月末,该项目已根据工程进度提款 1.1 亿元。”在日前举行的太原市气候投融资研讨暨培训会上,浦发银行太原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 “该项目是我行紧跟山西省转型金融支持项目政策导向、支持焦化行业转型发展的首笔业务。 ”
长期以来,依托资源禀赋,我市形成了以煤炭、电力、钢铁、焦化、化工等传统产业为主的重型产业结构和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据统计,2022 年,我市煤、焦、冶金、电等传统产业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 56.6%。促进产业高质量平稳低碳转型,落实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势在必行。聚焦气候投融资需求,至去年年底,我市已储备气候投融资项目 101 个。
“我们在拿到太原市气候投融资重点项目清单之后,按照能源结构调整、工业节能降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六大类,分别展开项目对接,相关重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和沟通。 ”浦发银行太原分行负责人表示。
瞄准投融资风口
金融结构积极介入
作为典型资源型城市,太原高碳排放特征突出,相关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面临融资成本高、融资难等问题。而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政策的引导,气候投融资这一新风口逐渐被关注,成为各行业发展的新赛道。
“太原分行绿色金融客户达 1808 户,绿色金融余额 352.39 亿元。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口径,绿色贷款余额 196.91 亿元。 ”兴业银行太原分行绿色金融部绿金中心副主任候进介绍。她表示,该行支持的重点降碳领域,主要分为三大板块——传统化石能源板块、新能源板块和煤电基础设施板块,细分领域包括煤炭、煤电、天然气、风电、光伏、电暖和储能等。据介绍,兴业银行于去年 3 月上线“双碳管理平台” ,涵盖企业碳账户、个人碳账户、自身运营碳管理三大板块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