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民族日报/2024 年/4 月/17 日/第 001 版
绘好“ 生态图” 搬进“ 幸福居”
——我州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王伟如 赵怀斌
一栋栋楼房整齐排列,整洁的柏油路穿行而过,小区周边X群服务中心、学校、医院、就业工厂和公交车站等各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这里的群众享受着就业、上学、看病和购物“ 足不出区” 的便利,这就是东乡县达板镇拱北滩社区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
过去,拱北滩社区石榴家苑居民何国良居住在山上的老宅中,周边基础设施落后、地质灾害
频发,现在他搬进了安置点。
从旧居到新房,今非昔比两重天。
“ 搬到达板镇后,生活条件好了。在这里,从幼儿园到高中,孩子们上学方便得很。从我们老家搬到这里的人很多,都在附近工厂上班,一个月工资 3000 元左右,X的政策真的好!” 谈起搬迁后的变化,何国良难掩喜悦。
何国良所说的好政策便是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
2022 年至 2026 年,我州计划搬迁 2.5 万户、12.3 万人,占全省的 19.3%,是全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主战场之一。两年多来,我州围绕“ 搬得出、稳得住、有业就、生活好、能融入”目标,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因地制宜、攻坚克难,已完成 11992 户搬迁任务,让群众搬出了安全、搬出了幸福,取得了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等多重效应。
下好工作“ 一盘棋”
建机制压责任“ 办好一件大事”。我州坚持把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作为“ 一把手” 工程,州县两级成立由X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采取“ 州包县、县包乡、乡包村”
模式,涉及搬迁任务的 8 县市、126 个乡镇、737 个村组都有干部包抓,形成四级联动、分片包干、层层负责的工作格局。
制定“ 一揽子” 方案。制定出台五年和年度州县两级搬迁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安置方式、
工作步骤、保障措施、支持政策等,为搬迁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强化“ 一竿子” 督查。州级层面召开 13 次专题调度会议、2 次现场推进会,落实“ 周报告、月通报、季调度” 制度,紧盯关键环节,开展督导检查,推动工作落实。
故土难离。从世代居住的家乡到陌生的地方,不只是空间环境的迁移,更是生产生活方式的
巨变。如何让搬迁群众尽快适应新生活、融入新家园?
我州注重对象精准,摸清搬迁群众经济状况、住房现状、耕作条件、搬迁意愿、安置方式等情况,做到政策明、底数清、对象准、有协议、有认定。通过召开村民知情大会、“ 一对一” 入户、组织现场参观等方式宣传解读政策,帮助群众算清经济账、安全账、长远账,逐步实现从“ 要我搬” 到“ 我要搬” 的转变。
“ 群众的满意度就是我们工作的衡量标准。” 州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王文荣介绍,我州主动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做好集中安置点选址、设计,统筹城乡发展,把优质土地资源用于安置点建设,和政县三合镇、永靖县城北新村等平房安置群众 1438 户,广河县广通家园、康乐县蓝川福居、临夏县振兴嘉苑、东乡县达板石榴家苑等楼房安置群众 10509 户,最大限度让利于民、方便群众。
绘好建设“ 一张图”
我州紧盯建设任务和时间节点,干今年、谋明年,确保搬迁任务如期完成。永靖县提前进行
第 1 页 共 2 页
2024 年集中安置点选址、规划调整、土地报批等工作,已确定 7 个新续建集中安置点。临夏县2024 年搬迁任务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