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安徽日报/2024 年/4 月/12 日/第 008 版乡镇融
数字银行“ 金钥匙” 打开乡村融资大门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曹荣
在银行数字化转型激战正酣之际,奔跑在振兴路上、逐梦“ 和富美” 的我省广大乡村,也成了众多银行的必争之地。 记者日前从长期扎根农村、 深耕乡土的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了解到,截至 3 月底,安徽农信手机银行签约用户数首次突破 2000 万大关,达到 2002.55 万户,全省平均每 3 人就有 1 人成了这一移动金融客户端的注册用户。
十年磨一剑,光彩耀江淮。
从 2014 年 4 月到 2024 年 3 月,从 1.0 版本到 4.0 版本的更新迭代,从“ 极致生活、极简金融” 到“ 感触美好、肆意生活” 的理念变迁,从 0 到 2000 万的快速增长⋯⋯一组组数字、一个个脚印,见证了全省农商银行线上服务能力的稳步提升,也彰显了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金融力量。
十年更新迭代
只为方便百姓
移动互联网时代,各大银行争夺客户的“ 主战场” 正加速从线下向线上、向移动端迁移。而手机银行业务,则被很多人认为是行业竞争的“ 胜负手”。
早在 10 多年前,安徽农信便跟随移动金融发展步伐,提前谋划、果断布局,不惜投入加快研发自己的移动金融客户端。
2014 年 4 月,安徽农信手机银行 1.0 版正式问世,立即就展现了惊人的“ 吸粉” 能力。当年
8 月,用户数突破 100 万,2016 年 6 月突破 500 万,2018 年 6 月突破 1000 万,到今年 3 月突破2000 万。10 年来,用户数以平均每年新增 200 余万户的速度“ 野蛮生长”,很快就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 它一直给我的感觉就是界面非常简洁、干净,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而且功能也够用,完全可以满足日常需要。” 作为农商银行的“ 资深” 客户,在被问到使用安徽农信手机银行的感受时,肥西县上派镇的个体工商户戴女士如是说。
显然,对大多数客户而言,手机银行作为一个金融工具,服务功能是立身之基。安徽农信手机银行在提供账户管理、交易查询、转账汇款、自助贷款等主要服务的基础上,近年来陆续增设了投资理财、电子社保卡、信用卡等功能。去年,手机银行 4.0 版上线,又新增预约转账、智能搜索、消息提醒、授权登录、电子回单、资产总览以及农信资讯等多种服务,让这个可以随时随地陪伴客户的“ 金融管家” 变得更加智能、便捷。
是否安全可靠,则是客户关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据悉,该手机银行不断顺应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金融科技发展趋势,积极融入了智能风控、智能语音、智能图像等技术。“ 我们通过设置云证通、‘ 蓝牙 Key’ 安全认证工具和人脸识别等多重安全‘ 关卡’ ,从而实现大额资金一键转账、安全无忧,单笔单日最高转账额度可达 500 万元。” 省农信联社电子银行部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针对老年客户普遍反映的字体太小看不清、图表太小常点错等问题,安徽农信还推出
了采用无障碍视图的手机银行“ 乡村版”,与“ 标准版” 共享同一客户端,支持一键自由切换。
目前,安徽农信手机银行日均交易 31.85 万笔、交易金额 87.01 亿元,全省农商银行系统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达到 98.57%。显然,手机银行已经成为农信业务触达客户的主要“ 入口”。
“ 我们坚持按照‘ 无感迭代、数字驱动、场景融合、开放共享’ 的设计理念打造区域特色手
第 1 页 共 3 页
机银行,目标是让手机银行更加好看、好懂、好用,真正把简约、便捷、高效的使用体验融入日
常。” 省农信联社X委副书记叶红云说。
深化场景建设
打造特色生态
一键绑卡得 5 元微信立减金、 扫码支付满 3 笔得满 30 减 29 满减券、 出行有礼、 周一咖啡礼⋯⋯今年春节前后,走在省内城乡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这样的宣传海报。
“ 上周去看电影,手机买票时选择用杜鹃信用卡支付满 30 立减 10 元,又小小省了一笔。”阜阳市颍州区居民小章高兴地说。
和小章一样,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加入了安徽农信手机银行“ 薅羊毛” 的大军。数据显示,仅今年 3 月份, 全省客户通过安徽农信手机银行发生动账交易达 941.73 万笔、 金额 27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