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克拉玛依日报/2024 年/4 月/15 日/第 006 版公告
克拉玛依市 202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年 4 月 15 日
克拉玛依市统计局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克拉玛依发展进程中极其重要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多重困难挑战,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 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把握自治区X委赋予克拉玛依高质量发展“ 先行区”“ 排头兵” 和“ 第一梯队” 的最新定位,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年全市经济运行稳健竞进,高质量布局全面起势,发展引擎动能增强、就业物价总体平稳、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宜居宜业加快提升、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经济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60.5 亿元(现价,下同),比上年增长 8.1%(按不变价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2.4 亿元,增长 3.7%;第二产业增加值876.3 亿元,增长 7.6%;第三产业增加值 361.8 亿元,增长 9.2%。三次产业比重为 1.8:69.5:28.7。
说明:2019-2020 年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根据 2018 年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修订平滑。2021-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为最终核实数。2023 年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为初步测算数。
第 1 页 共 11 页
全年,克拉玛依区地区生产总值(GDP)768.4 亿元,比上年增长 4.2%;独山子区地区生产总值280.5 亿元,增长 6.3%;白碱滩区地区生产总值 195.9 亿元,增长 25.4%;乌尔禾区地区生产总值 15.7亿元,增长 19.2%。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48.9 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48.4 万人。城镇化率为 98.98%,比上年末提
高 0.01 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 2600 人,出生率 5.33‰;死亡人口 3500 人,死亡率 7.17‰。
全年实现“ 小升规” 企业 82 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1 家,限额以上商业企业 53 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12 家,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 6 家。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3359 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220 人。新增创业 937 人,创业带动就
业 3277 人,“ 零就业家庭” 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以内。
据国家统计局克拉玛依调查队资料显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与上年持平。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教育文化娱乐价格、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医疗保健价格、衣着价格和居住价格分别上涨 5.0%、1.0%、0.6%、0.4%、0.3%和 0.1%;食品烟酒类价格和交通通信价格分别下降 0.9%
和 0.3%。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PPI)下降 6.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 6.4%。
第 2 页 共 11 页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 115.5 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16.7%。其中:全行业用电 112.2 亿千瓦时,增长
17.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 3.3 亿千瓦时,下降 14.0%。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6.4 亿元(现价,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7.3%。其中,种植业产值 9.50 亿元,增长 20.1%;林业产值 0.28 亿元,下降 70.9%;畜牧业产值 4.91 亿元,增长 2.0%;渔业产值 0.01 亿元,下降 17.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1.69 亿元,增长 7.9%。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 6.03 万亩,比上年增长 20.4%。其中玉米面积 5.86 万亩,增长 22.2%;棉花面积 24.74 万亩,增长 68.5%。
第 3 页 共 11 页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790.6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5.5%。按工业门类划分,采矿业增长 3.7%,制造业增长 9.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 1.7%;按隶属关系划分,中央石油石化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 4.5%,地方工业增加值增长 18.4%;按企业规模划分,大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 4.4%,中型企业增长 6.6%,小型企业增长 17.7%,微型企业增长 100.0%。
在支柱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3.5%;开采辅助性活动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5.3%;石油、 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8.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
第 4 页 共 11 页
比上年增长 11.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 2.4%。
工业产品销售率为 100.0%。其中,重工业产品销售率为 100.0%。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1864.7 亿元,下降 3.4%,其中:实现利润总额 82.2 亿元,下降 33.8%;税金总额 245.4 亿元,下降 10.4%;亏损企业亏损额 12.9 亿元,减亏 7.9 亿元。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 43.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2%。全市有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 129.6亿元,增长 10.1%。竣工产值 131.7 亿元,增长 87.9%。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13.9 亿元,比上年增长 3.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20.3亿元,增长 17.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5.3 亿元,增长 12.0%;房地产业增加值 26.3 亿元,增长 1.1%;其他服务业增加值 125.4 亿元,增长 3.0%。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 89.0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5%;利润总额 3.31 亿元,增长
67.7%。
全年货物运输量 3249.9 万吨,比上年增长 17.5%。旅客运输量 241.6 万人,增长 141.0%。
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 19.66 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比上年末增长 5.7%。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 15.9 万辆,增长 6.2%。年末全市城市公交汽车 385 辆,城市公交线路 32 条。全年铁路客运量 178.5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57.0%;民航客运量 51.3 万人次,增长 106.3%;公路客运量 11.7 万人次,增长 99.3%。全年铁路货运量 349.7,万吨,比上年下降 8.7%;民航货运量 0.0814 万吨,增长157.7%;公路货运量 2900.2 万吨,增长 21.7%。
第 5 页 共 11 页
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 17199.7 万元,比上年增长 32.9%;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20298.8 万元,增长 38.0%。全市备案登记快递企业及分支机构 58 家,全年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 310.3 万件,增长 69.8%。快递业务投递量 3019.0 万件,增长 61.7%。全年快递业务收入 11100.6 万元,增长 61.4%。
全年电信业务收入 72507.7 万元,比上年增长 0.3%。固定电话用户 9.004 万户。移动电话用户
67.3 万户,其中:3G 用户 0.1 万户,4G 用户 24.0 万户,5G 用户 34.5 万户。全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 13.41 亿元,比上年增长 8.1%。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22.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121.9 亿元,增长 17.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0.8 亿元,增长 22.6%。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112.8 亿元,增长 18.0%;餐饮收入额 9.9 亿元,增长 11.2%。
说明:2020 年自治区统计局根据四经普数据,对 2019 年的社零总额基数进行修订。
从销售商品分类看,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书报杂志类增长 29.5%,服装、鞋帽、 针纺织品类增长 26.6%,金银珠宝类增长 21.9%,汽车类增长 16.3%,中西药品类增长 15.1%,日用品类增长 12.0%,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 12.0%,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 8.9%,化妆品类增长 7.7%,石油及制品类下降 1.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 23.1%。
六、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
全年固定资产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 10.4%。 其中,中央石油石化项目投资增长 29.0%;地方项目投资下降 9.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 37.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 19.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
10.2%。重点行业中,工业投资增长 21.2%,民间投资下降 14.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16.8%,民生投资下降 29.1%。
第 6 页 共 11 页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 19.8 亿元,比上年下降 37.9%,其中:住宅投资下降 52.2%,办公楼投资下降 100.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 36.6%。房屋施工面积 350.9 万平方米,下降 13.5%,其中:住宅施工面积 239.4 万平方米,下降 13.4%。房屋竣工面积 99.0 万平方米,增长 19.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 71.1 万平方米,增长 22.2%。 商品房销售面积 37.6 万平方米,增长 23.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 29.8万平方米,增长 7.1%。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外贸进出口额 2.39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0.4%,其中,出口 2.2 亿美元,增长 0.8%;进口 0.17 亿
美元,下降 4.3%。
全年招商引资项目 965 个,其中往年结转项目 310 个,新建项目 655 个,到位资金 665.2 亿元,比上年增长 48.0%。
全年旅游业总收入 110.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0.9%。接待游客 1925.8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20.5%。入境旅游人数 9520 人次,其中,外国人 3116 人次,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 6404 人次。
年末,全市旅游企业 73 家,其中,A 级景区 20 个(5A 级 1 个,4A 级 3 个,3A 级 16 个)。 星级酒店(饭店)6 家(五星级 1 家、 四星级 1 家,三星级 4 家)。 全市旅行社及分社共 41 家(总社 16 家,分社 25 家)。全市 S 级滑雪场 4 家。星级农家乐 3 家。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 10812 人。
八、财政、金融、保险
全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10.5 亿元,增长 8.1%。 其中:税收收入 72.6 亿元,下降 10.0%;非税收入 37.9 亿元,增长 75.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126.8 亿元,增长 1.3%。
年末,辖区内银行业机构 8 家,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 2116.5 亿元,较年初增加 263.4 亿
元,增长14.2%。 其中:境内存款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