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法院报/2024 年/4 月/14 日/第 004 版综合新闻
提出司法建议 诉前鉴定调解 统一裁判尺度黄石法院:探索道交纠纷多元解法本报记者 梅瑰 本报通讯员 余梦婷 曹文倩
2024 年第一季度,较去年同期相比,湖北省黄石市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明显下降,其中二审案件降幅达到 34.37%。这一降幅的背后藏着怎样的解纷秘诀?
小建议发挥大作用——
为保险公司送上“ 法治保险”
胡阿姨今年 50 岁,丈夫因病去世,女儿还在上学,家中还有年迈多病的老母亲需要赡养,家庭负担很重。为了贴补家用,胡阿姨在物业公司上班的同时,还在兼职做家政。
不料,2023 年 6 月,胡阿姨遭遇交通事故,在家休养了 6 个月,一家人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捉襟见肘。为尽快拿到理赔款,胡阿姨积极配合保险公司做调解工作,鉴定做了,单位证明开了,银行流水也提供了。可一晃 3 个月过去了,保险公司却迟迟没有理赔。无奈之下,胡阿姨诉至法院。
一审法院认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采取简易程序判决胡阿姨胜诉。胡阿姨本以为能很
快拿到理赔款,没想到保险公司又上诉至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
机动车保险纠纷案件上诉率高、服判息诉率低的问题引起了黄石中院的重视。为了让当事人尽早实现理赔诉求,黄石中院向辖区金融监管局发出司法建议,建议规范行业监管,树立“ 以人民为中心” 的纠纷实质性化解意识,提高诉前调解成功率,加强重点保险公司管理,引导保险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对积极理赔、积极调解的保险公司通报表扬、予以嘉奖,对消极理赔、消极调解的保险公司,通过监管约谈、通报等措施督促整改。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黄石监管分局根据该司法建议,迅速约谈涉案保险公司,该保险公司立即对胡阿姨进行了理赔。并且,相关负责人专程来到黄石中院,表示将做好机动车保险纠纷诉前调解工作,认真研判案件是否需要上诉,更加快速、全面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 诉前鉴定+司法确认” ——
道交纠纷化解驶入“ 快车道”
“ 多亏你们引导我做诉前鉴定, 并耐心调解, 不用开庭就解决了问题, 为调解员和法官点赞!”王某拿着司法确认裁定书连连道谢。
2023 年 5 月,詹某驾驶机动车,与横过马路的行人王某发生碰撞,造成王某肩部受伤,日常活动受限,身心受到极大伤害。公安交警部门认定詹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但王某、詹某、保险公司对赔偿事宜分歧较大,王某遂将詹某和保险公司诉至法院。
黄石市西塞山区人民法院迅速将该案移送西塞山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与西塞山区法院立案庭法官共同研究案情, 认为该案符合诉前鉴定的范围, 积极与双方当事人联系, 释明 “ 诉前鉴定” 的优势及相关诉讼程序,在征得同意后,将该案转入诉前鉴定程序。通过鉴定,各方明确了伤残等级、误工期、后续治疗费等各项损失。
鉴定结果出来后,调解员与法官立即组织双方当事人开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