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青岛日报/2024 年/4 月/6 日/第 004 版法治
扎实开展司法建议工作 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实践
市北法院:做深做实新时代能动司法
撰稿 记者 戴谦 通讯员 张淦 李祥 史潇檬 任晓宁 张少艾 修江敏 韩旭
司法建议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是人民法院能动司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市北法院坚持“ 抓前端、治未病” 理念,针对审判执行中发现的难点、堵点问题,提出专业性、可行性司法建议,“ 靶向赋能” 基层社会治理,做深做实新时代能动司法。
加强组织领导优化管理
最高人民法院对司法建议工作提出要求:深化用好司法建议。司法建议重在堵制度漏洞、补
治理短板。制定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规定,以规范促实效。
市北法院X组高度重视司法建议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高位谋划,精心部署。同时,着力构建“ 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的司法建议工作格局,与审判执行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切实增强司法建议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严格文书管理机制。司法建议的制发是一项严肃的法治工作,事关司法公信力。市北法院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司法建议工作的意见》 《关于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要求,经过审委会充分讨论后,制定下发《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法院司法建议工作管理办法》 ,再次强调文书制作的规范性,明确司法建议书的制作规范、文书样式和封面样式,并对全院司法建议的适用范围、制作、审核、签发、送达、反馈和归档等方面做出全方位明确规定,确保司法建议工作规范运转。
健全跟踪回访机制。市北法院制作司法建议工作台账,对报送的司法建议书统一编号、统一备案,详细统计建议主题、提出和发送部门、建议类型、回函时间、采纳情况等内容;组织开展司法建议“ 大回访、促落实” 活动,梳理已发出的司法建议,重点选择回复较为简单、笼统或是没有回复的单位,组织实地走访。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司法建议制发和采纳情况纳入全院绩效考核,提升干警撰写司法建议的积极性。去年以来,市北法院制发司法建议 28 条,涉及领域包含金融风险防范、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劳动者权益保护、规范行政行为等方面。
推进综合治理靶向发力
在司法建议工作中,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最能反映审判实践中的普遍性、规律性问题,最能有效发挥深化诉源治理、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作用。市北法院高度重视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的制发,在遵循确有必要原则前提下,坚持质量为本,聚焦重点,为社会治理“ 把脉开方”,确保司法建议的针对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维护社会稳定。近年来非法集资类案件呈高发态势。去年以来,市北法院受理非法集资类案件 65 件 83 人。为有效打击非法集资类犯罪,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依法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市北法院从完善审计报告、加强追赃力度、加强非法获利取证力度、加强溯源治理能力等方面发出司法建议。相关单位采纳该建议,迅速采取了有效措施,并表示将密切与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进一步壮大协同打击非法集资犯罪的工作合力,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优化营商环境。随着金融业的集聚发展,涉金融纠纷案件也呈大幅上升态势。为进一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纠纷解决效能,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