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法院报/2024 年/4 月/22 日/第 007 版采风
陕西西安:打造讲ZZ崇法治勤钻研能担当的法院铁军
本报记者 贺雪丽 本报通讯员 许颖
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强调,着力锻造堪当重任的法院铁军。陕西省西安市两级法院绘制人才建设总体规划蓝图,对全体干警进行“ 全视野培养”“ 全要素研判”“ 全流程考核”,打造一支讲ZZ、崇法治、勤钻研、能担当的法院铁军。
培养复合型人才
“ 如果越过翻译文本会怎样?”
在一起技术秘密纠纷案件中,原、被告就“ 呼吸式闪光灯相关技术” 特征是否存在先公开情形产生了争执,分歧严重。
“ 呼吸式闪光灯相关技术” 是个什么概念?闪光灯如何呼吸?
本案承办法官之一、西安知识产权法庭法官王维君曾在澳洲留学多年,英文水平较高,他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忽然间,王维君意识到一个问题,大家激烈争论的究竟是技术问题,还是陷入了文字游戏?
王维君干脆越过翻译文本,要来英文原文的技术文献手册细细研究。 “ 还好自己留学时爱折腾,经常旁听一些理工类的课程,成为法官后又通过单位组织的网络培训课了解了定位技术基本知识,技术手册看起来还不算费劲。”
在对案涉技术进行全文语境分析后,王维君判断出,“ 呼吸式闪光灯相关技术” 一词翻译有误,译为“ 脉冲式频闪相关技术” 才准确。经反复研讨,双方当事人就“ 脉冲式频闪相关技术”的翻译达成共识,开始围绕技术争议事实发表意见,避免了在文字迷宫中持续打转,案件有了实质性的推进。
最终,法庭查明该外文技术手册已经对此技术特征进行了实质性披露,不具备秘密性,被告的此项意见被支持。在排除了原告的部分不当主张后,法庭对其合法主张予以支持。案件裁判结果被最高人民法院二审维持。
近年来,聚焦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日趋专业化、技术事实查明难、涉外案件司法力量不足等新问题,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选优配强人才队伍,在知识产权及涉外审判一线安排侵权案件审理经验丰富、擅长技术调查取证、外文沟通能力强、能够有效应对文化差异的优秀法官,王维君便是其中之一。同时,西安市两级法院引导干警在实践中成长、在学习中提升,鼓励干警成为复合型人才。西安市两级法院为干警提供涵盖司法审判、国家安全、高水平开放、历史文化保护、新技术新能源发展等诸多主题的课程,2023 年线上线下培训干警共 134 期 14545 人次。干警在热爱的法律领域中深耕,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为应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案件做好积极准备。
绘制“ 360 度全息画像” “ 性格外向、直爽。”
“ 善于做调解工作,具有较为突出的组织协调能力。”
“ 新型案件的研究和把握不够深入到位。”
随机点开西安中院干部研判系统里一位法官的“ 画像” 信息,鲜明的个人形象赫然在列。干部研判系统是人事部门最重要的“ 数字账本”,但海量数据最终指向的是一群有血有肉的
个人,“ 人” 的信息能否可以更多维、更生动的体现?
西安中院人事部门通过面对面交流、实地走访、个别谈话、民主测评等多元化手段,就干部
信息进行全方位摸底。除常规的人员信息之外,性格特点、擅长领域、不足之处、最满意之处等
第 1 页 共 2 页
软性指标,以及实绩清单、失误清单、急难险重任务承担情况等创新指标被设计并嵌入干部研判
系统,一系列精准、全面的司法大数据绘制成了干警“ 360 度全息画像”。
“ 性格干练,综合业务素质过硬,执行力强。” 这是法官赵静在干部研判系统中的部分信息。从民事审判部门被调整到执行局后不久,赵静承办了戚某等民间借贷纠纷执行复议案,原、被告双方就执行依据中借款利息的计算问题产生了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