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南通日报/2024 年/4 月/8 日/第 A02 版看南通· 要闻
全省检察机关先进工作者, 如皋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 一级检察官陈莹莹:
坚守检察初心 守护碧水蓝天
本报记者 何家玉
从生态环境检察到食药环资刑事检察、公益诉讼检察,陈莹莹的工作履历始终跟随着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以最用心的担当、最专业的知识、最积极的履职去回应,以人民群众‘ 看得见’ ‘ 感受到’ 的方式来践行检察初心”,她言行合一。
从事检察工作以来,她在司法办案中敢闯敢试、勇为善为,所办 2 起案件入选全省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新闻发布会典型案例;作为基层检察官代表,她在央视节目中分享环境资源专业化办案改革体会,先后被授予全省检察机关先进工作者、南通市 2022 年度“ 平安卫士”、南通市“ 三八红旗手” 等称号。
敢于担当,蹚出环境检察专业化建设新路
2017 年 8 月,如皋市检察院从全院抽调人员组建生态环境检察部门,负责南通市域范围内环境资源犯罪审查起诉工作。陈莹莹主动请缨,成为新部门唯一一名刑检人员。
面对全新的部门,陈莹莹和大家一起研究策划,搭建“ 一周一学、一案一评、一人一讲” 的素能集训制度,在全省首创环境资源领域“ 四大检察” 融合专业化办案模式,团队建设经验还在全省交流。
部门组建当月,在办理一起 12 人污染环境案时,陈莹莹在提起公诉的同时,同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并向当地环保部门发出刑事案件领域首份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法庭上,她以公诉人、公益诉讼起诉人双重身份指控犯罪、保护公益,所有指控事实均被法院采纳,最终推动收缴生态环境赔偿金 50 余万元。这也是南通市范围内首例一案三查、三诉合一改革试点的生动成果,案件素材被中央政法委选用拍摄成片。
“ 坚决让违法者为受损公益‘ 买单’ 。” 这是陈莹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17 年以来,她共办理食药环资案件 159 件 450 人,其中最高检、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 10 余件。对发现的损害公益行为,共依法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13 件,推动收缴公益诉讼赔偿金 1600 余万元。通过办案,推动清理长江岸线固体废物 10000 余吨,补植复绿土地 300 余亩,增殖放流鱼(蟹)苗 1.5 万余尾,助力政府磋商收缴环境损害修复赔偿金 2040 余万元。
善于创新,推动破解环资领域办案难题
2019 年 6 月,如皋检察院启动新一轮内设机构改革,陈莹莹通过竞争上岗成为该院第三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