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江门日报/2024 年/4 月/30 日/第 A02 版要闻
我市税务部门推动税费红利精准高效直达各类创新主体
以“ 税力”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添动能
江门日报记者 皇智尧 通讯员 江瑞轩
今年,“ 新质生产力” 一词频频进入大众视野,从中央到地方均在求“ 新” 求“ 质”,蕴含其中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理念,也为税务发展开辟了新领域新赛道。
今年以来,我市税务部门积极落实系列税费优惠政策,优化服务举措,不断拓展税收支持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发挥税费对新质生产力的激励效应,推动税费红利精准高效直达各类创新主体,以“ 税力” 促进新质生产力,撬动企业新发展。
政策“ 送上门”
助企研发扩产
广东大冶摩托车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大冶摩托”)是全国摩托车行业唯一一家做整车
齿轮的企业,从设计、专项模具开发到关键零部件生产等全部实现自主完成,在其智慧工厂内,
8 条总装线上车间机器人数量超过 100 台,自动化率高达 90%。
目前,大冶摩托正在开展大排量踏板车箱体智能加工工艺、油箱冲压智能化制备工艺等多个
研发项目,每年研发费投入超 1 亿元,已引进了多套现代化国际领先机械设备及生产流水线。
大冶摩托总经理谢升说,企业向“ 新” 发展背后,“ 税力” 给了不少助力,近 3 年该公司累计享受到超 3600 万元的研发费加计扣除。“ 国家对于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江门税务部门给我们带来了支持科技创新主要税费政策指引,让我们的创新之路有底气。 ” 谢升说,有了税务部门贴心的政策辅导和服务支持,他对企业新一年的“ 新” 发展更有信心。
除了摩托车这样的传统优势产业,江门以“ 税力” 促“ 新质生产力” 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出现在新兴产业领域。
广东优巨先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优巨新材”)是继比利时索尔维和德国巴斯夫后,全球第三家、国内首家可同时大规模供应全系列聚芳醚砜材料的企业。
“ 我们每年投入超 1200 万元的科研经费用于创新。” 优巨新材创始人、董事长王贤文坦言,攻克技术“ 卡脖子” 问题,必须要向科技前沿、产业前沿靠拢,不断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克难与成果转化,而在企业潜心研发背后,是税务部门“ 送上门” 的政策支撑,“ 税务部门经常实地了解我们的生产经营情况和涉税诉求,我们还可以通过‘ 精准推送’ 功能及时了解研发过程中可享受的税费优惠政策”。
据统计,优巨新材 2023 年享受了出口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共享受税费优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