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财经报/2024 年/4 月/2 日/第 001 版
硬手段让财会监督“ 长牙”“ 带电”
——福建财政做实做细财会监督综述
本报记者 敖阳利 通讯员 陈添林 王宏
专项整治违规返还财政收入等行为,严肃问责、整改;“ 穿透” 单笔收入超过 100 万元的非税收入,查深查透收入虚假问题;严厉打击会计师事务所网络售卖审计报告、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等违法行为, 进一步规范财务审计秩序; 追回违规发放的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 管好 “ 账本子”,守住“ 钱袋子” ⋯⋯
2023 年, 福建财政切实扛起财会监督主体责任, 对财会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清单化管理,扎实开展重点领域财会监督专项行动,让财会监督“ 长牙”“ 带电”,着力严肃财经纪律、防范财政风险,为财政平稳运行筑起牢固的监督“ 防火墙”。
形成清单 逐一整改“ 销号”
财会监督不是财政部门的“ 单打独斗”,而是各类监督主体的“ 团队战斗”。
2023 年 6 月,福建省财政厅联合 5 个省直部门(单位)出台《关于纪检监察监督巡视监督与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贯通协同的实施办法(试行) 》,建立健全各监督主体之间会商沟通、措施配合、线索移送、成果共享等机制,促进问题发现、移送办理、整改落实、结果反馈、成果运用等监督环节贯通融合,形成衔接顺畅、配合有效的大监督工作格局。
在此基础上,福建省财政厅牵头建设“ 财会监督问题库”(以下简称“ 问题库”),对全省财会监督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
“ 清单化管理,就是要全流程、全过程记录、跟踪各类监督主体在相关检查中发现的财会领域问题,做到清晰透明、整改到位。” 福建省财政厅监督检查局相关负责人说。
具体来说,“ 问题库” 包括问题登记、问题整改、问题复核销账等工作流程,福建全省各级审计、财政、统计等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财会领域问题,都要逐项、分类录入系统,整改到位后才予以销号。通过系统对问题实行全周期管理,督促推动问题整改和健全长效机制,做实监督“ 后半篇文章”。
除了省财政,各市级财政也建设了自己的“ 问题库”。据了解,2023 年以来,福建省南平市财政局开展了 23 家机关事业单位财会管理专项检查,已针对发现的 28 类共性问题、7 类个性问题建立台账,并纳入“ 问题库” 进行系统管理。
抓住重点 严肃财经纪律
按照财政部有关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的总体安排,结合历年巡视、纪检监察、审计、财会监督等发现的问题,福建省财政厅 2023 年明确将减税降费、基层“ 三保”、地方政府债务、违规返还财政收入等 9 个领域、90 类问题作为严肃财经纪律专项整治工作重点。
在专项整治工作中,福建省财政厅发现某地以“ 一企一策” 的方式引入外地企业入驻,以财政奖励或补贴方式向第三方企业、个人返还税收或非税收入。
“ 这属于违规返还财政收入问题,打破了税制的统一性,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上述负责
人说。
事后,福建省财政厅第一时间约谈市、县两级财政部门有关负责人,对上述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将该地的违规问题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财政系统进行通报批评,要求各地以案为鉴,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