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民族日报/2024 年/4 月/21 日/第 001 版
让“ 花儿临夏 多彩东乡” 享誉世界
——访东乡县委副书记、县长马良佐
本报记者 乔栋明
经过 4 年不懈努力,3 月 27 日,临夏地质公园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成功晋级世界地质公园, 让临夏再次登上世界级舞台, 拥有了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 花儿”、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后的又一张珍贵的世界级名片,为临夏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就临夏如何擦亮世界地质公园“ 金字招牌”,记者专访了东乡县委副书记、县长马良佐。
记者:请围绕成功创建世界地质公园,谈谈您的感受?
马良佐:世界地质公园创建工作旨在保护和展示地球上独特、珍贵的地质遗迹,推动地质科学研究与公众科普教育的结合。作为临夏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东乡县来说,更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借助这个世界知名品牌加快全县文旅产业的提质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东乡注入强劲动力,全县干部群众反响强烈,由衷感到自豪和骄傲。
记者:在申报创建临夏世界地质公园的过程中,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马良佐:申创世界地质公园是全州的一件大事要事,自申创工作开展以来,我们高度重视、
全力推进,按照联合国专家评估标准和州委、州政府统一部署,全面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一是健全机构、高位推动。我们及时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制定了重点任务清单,细化明确了责任领导、牵头部门和完成时限,针对创建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各级反馈的短板不足,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调度推进,筹措落实保障资金 218 万元,抽调培训专业英文讲解员 6 名,组织相关部门在盛世滨湖旅游度假村实地开展现场迎评预演,为成功申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紧盯重点、狠抓落实。围绕标识导览系统设置、地质社区和地质公园学校创建、文物遗迹保护及文创产品展示等申创重点,打造了 3 所地质学校和 3 个地质公园文化社区,完善各遗迹点、场馆景区的旅游标识牌、地质遗迹解说牌等各类标识标牌,完善了地质遗迹和化石保护巡查制度,全面提升龙担、郭泥沟等化石出露点及毛沟地质剖面等重要地质遗迹点技防设施,并接入临夏州智慧景区管理平台。开发创作了独具地质公园特色的文创、农副产品和旅游纪念品,全面推进申创工作。
三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结合全县景区景点、旅游节会、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制定了专门的《宣传工作方案》 ,依托抖音、视频号、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图文信息和短视频,绘制科普长廊 11 个版面 574 平米,开展地质公园科普知识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30 场次、6000 余人,在各类节会活动发放宣传科普折页 4000 余份,文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