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毕节日报/2024 年/4 月/27 日/第 001 版
栽好梧桐树 筑巢引凤来
——毕节市产业大招商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高琦
2024 年第一季度,毕节市招商引进产业项目 83 个。
产业集群效果显著,通过“ 链式” 招商、以商招商深入推动轻纺服饰、新能源等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持续发力乡村振兴,抓好劳动密集型产业招商,引进晶煌制衣、多彩苗绣产业园等一批产业
项目,助力农民增收。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023 年第三方评估位列全省第 3 名。
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聚焦“ 贵人服务· 毕须办” 品牌,紧盯“ 持续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目标,狠抓自我革新。
……
一组组喜人数字,记录着毕节市近年来产业大招商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质效明显,更昭示着
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矢志高远,仍需接续奋斗。毕节市近年来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贵州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安排部署,抢抓国函〔2022〕65 号文件重大政策机遇,认真落实《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切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助推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 头雁” 引领 全域联动
近年来,毕节市深入解读《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围绕“ 四新” 主攻“ 四化”,切实履行“ 目标制定、统筹调度、考核评价、重点推进” 责任,压实“ 四化” 部门“ 管产业就要抓招商”职责和县(市、区)主体责任,扎实推进X政领导带头招商、“ 大统战+大招商”、劳动密集型产业招商等,全面推进“ 四化” 招商。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多次外出招商,去年以来,对接或会见企业 100 余家。今年以来,市领导分别带队赴福建、北京、浙江等地开展招商活动,推动中铝集团、华峰集团、华友集团、青山集团等优强企业投资重点项目。
“ 头雁” 引领带动全局发力。毕节市围绕优质资源禀赋、优势市场平台,开展“ 市场换产业、资源换投资” 招商,抢抓“ 地域+领域” 组团式帮扶机遇,利用统一战线资源开展招商成效明显,与各民主X派共建资源平台,实现全域联通联动。
“ 我们第一期将落地年产能 300 万千瓦的光伏支架项目,预计产值是 7 亿元。” 江苏国强兴晟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柯杨宗介绍。
江苏国强兴晟是全球最大光伏支架生产企业之一。早在多年前,威宁自治县招商引资团队曾
邀请过该企业,当时却未能成行。
近年来,威宁把新能源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主力军,以长通集团为“ 链主”,引进优质能源开发投资商和配套零部件制造商,共同打造集风、光、储全产业链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园,形成产业集群。
浙江一道、厦门科华、三一重能等上下游配套企业接续而来,逐渐成型的产业集约型优势,
又促成长通公司再投资 1.4 亿元建设光伏组件二期生产线。
依托资源优势,引导市场发力,毕节市正积极促进“ 以商招商” 的良性循环在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 1 页 共 3 页
“ 落子” 精准 强化机制
精准破题,营商环境优化方能提升品质;筑牢机制,运营管理体系才会解放动能。
今年一季度,毕节围绕“ 一图三清单”,紧盯现有产业基础及企业配套需求、产业链缺失环节和目标企业投资重点,精准招商,高质量谋划编制项目 303 个,拟引资规模 871.5 亿元。
面对各大企业持续提升的投资意愿与需求,为保证精准引进的企业“ 留得住”“ 住得好”,精准有效的保障机制不可或缺。
毕节市重点聚焦“ 三减一降一便利一提升” 核心要素,围绕“ 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提升” 目标,建立完善投诉处理、义务监督、解剖培训、指标会商、明察暗访、护航营商环境等“ 六大机制”。
全市组织开展指标会商,聚焦关键问题,按指标优化提升,实现指标会商“ 全覆盖”,并组织市、县指标责任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