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长春日报/2024 年/4 月/8 日/第 001 版
向“ 新” 求“ 质” 催生似锦繁花
——我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宋莉
生产线忙碌运转,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广大民营企业底气更足、信心更强,轻装上阵、大胆发展⋯⋯春日的长春,民营经济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新气象,如朵朵“ 繁花”,把脚下的黑土地装点得更加绚丽多彩。
民营经济兴则全局兴,民营经济活则全盘活。在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春,民营经济到底有多重
要?
2023 年, 全市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达 1.35 万亿元, 同比增长 10%,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超过 50%,实缴税金占全市税收总额的 40%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达80%,吸纳就业占城镇新增就业的 90%,民营经营主体占经营主体总量的 97%⋯⋯一组组数据充分表明,作为我市经济的中流砥柱,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长春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的坚实力量。
追“ 量” ——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在 LED 显示领域深耕 20 余年,如今,已形成器件封装、产品设计制造、整机安装及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近日,公司在第四届“ 工匠杯” 中国 LED 显示应用行业评选中收获“ LED 工匠杯领军企业奖”,由企业自主研发的“ 绿色超高清 165 英寸 8K显示屏(倒装 COB 直显)” 荣获“ 十大单品冠军产品奖”。
这是我市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的一个缩影。皓月、阿满、农嫂等民营企业产品同样畅销全
国,成为引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领头羊”“ 主力军”。
企业有活力,经济有动力。如今,在长春这片发展的沃土上,民营经济不断做大做强,主体规模显著提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 年,全市民营经营主体达 153.98 万户,占全市经营主体 158 万户的 97.5%。
向“ 新” ——
“ 专精特新” 年平均增速 66.5%
“ 专精特新” 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高。“ 专精特新” 企业有一个极为突出的特性——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在我市,以民营企业为主的“ 专精特新” 企业按下了高质量发展加速键,新动能不断释放。
作为我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我省首家“ 独角兽” 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