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濮阳日报/2024 年/4 月/24 日/第 005 版台前县新闻
履职平台建到“ 家门口” 联系群众实现“ 零距离”
——台前县人大常委会全面推进基层“ 站点室” 建设综述
本报记者 李世秀 通讯员 李言学 刘广秋
“ 现在大家停车很有秩序,出行习惯也文明了很多。” 近日,台前县侯庙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家长向记者表示。以前,接送学生的家长经常随意占道停车,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今年春节期间,台前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开展了“ 大喇叭里晒实事 小马扎上听民声” 活动。县人大代表段慧慧在走访时了解到学生家长占道停车的情况后, 及时通过侯庙镇代表联络站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侯庙镇联合有关部门对群众进行道路安全普法宣传,划定停车范围,有效保障了附近学生及周边群众的出行安全。
这是台前县人大常委会全面推进基层“ 站点室” 建设,实施民情民意畅通工程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台前县人大常委会全面落实省市人大关于基层示范点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 以
点带面强引领、创新机制抓规范、以人为本惠民生” 的总体思路,依托代表联络平台,打造了连点成线、织线成网、覆盖乡村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站点室”,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的“ 最后一米”,为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 站点室” 建设全覆盖
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桥头堡”
台前县高度重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站点室” 建设,从硬件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高起点谋划建设了台前县人大代表联络总站,形成了县级牵头抓总的联络工作大格局。
结合群众需求、交通区位、工作便捷等特点,县人大常委会以侯庙镇、后方乡、打渔陈镇、吴坝镇为示范,巩固提升了 11 个乡镇(街道)代表联络中心站,成为当地标准最高配、设施最齐全、功能最完善的工作场所;以沙湾村、许集村、尚庄村、南孟社区为典型,打造了 372 个村级代表联络点,把“ 民意直通车” 开到群众“ 家门口”,让群众随时随地就能“ 说事”;以李素英幼教行业、白宗仓羽绒行业、 王令东健康养老行业等为重点,建立了 15 个特色代表工作室, 通过发挥这些 “ 领头羊” 的示范带动、标杆引领作用,推动全县基层“ 站点室” 抓有目标、干有方向、推有动力。
目前,全县基层“ 站点室” 规划布局、场所设置、标识标志、制度规范、资料存档、高效运行有机统一,将代表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各行各业的最末端,构建了县、乡、村、企业代表联络平台遍布城乡、覆盖全域的硬件服务体系。“ 站点室” 也成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桥头堡”,民主触角延伸到基层“ 神经末梢”。
县人大常委会还引导各乡镇和行业企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突出资源共享共用,创新破解建设场地紧张、规划选址困难等问题,既整合了各方面资源,又体现了人大元素,持续激发了基层实践“ 站点室” 建设活力,培育形成了“ 一乡一亮点”“ 一村一风格”“ 一企一特色”。
“ 站点室” 管理更规范
实现联系群众“ 零距离”
夯实基层基础。配齐配强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工委主任),确保每个乡镇(街道)至少配备 1 名人大副职、1 至 2 名人大专职秘书,突出人大主责主业,专职从事人大工作,确保“ 站点室”管理有人负责。
完善制度支撑。制订出台《台前县完善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 站点室” 实施方案》,从进站履职、轮班值守、卫生管理、学习培训、联系选民等方面建章立制,推行每周定时定点接待制度,
第 1 页 共 2 页
县级代表在中心站值班,乡级代表在联络点值守,行业代表在工作室接待,创新实行“ 一二三” 工作法,即村干部代表周一在本村联络点接待选民、收集问题,周二参加乡镇例会时将问题提交给乡镇中心站,周三由当天值班的县人大代表转办并及时反馈处理情况,确保代表活动、人大工作有规可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