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纪检监察报/2024 年/4 月/25 日/第 007 版践悟
常态化做好查办案件“ 后半篇文章”
本报理论周刊与中国纪检监察学院X建教研部联合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 牛颖秀 胡楠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要常态化做好查办案件“ 后半篇文章”,做到既善于发现问题又善于推动解决问题。常态化做好查办案件“ 后半篇文章”,是纪检监察机关深化对反腐败斗争的规律性认识、完善监督链条的重要举措,是持续用力、纵深推进坚决清除系统性腐败风险隐患的现实需要,必须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强化问题导向,协同推进当下改和长久立
做好查办案件“ 后半篇文章”,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因案施策、精准发力,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查、追着问题改。不仅要推动当下问题的解决,也要为开展下一阶段纪检监察工作提供方法、创造条件、开拓路径,形成互动互促的良性循环。
严肃规范执行被调查人处分决定。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对违纪违法人员进行X纪政务处分是保持反腐败斗争后墙“ 不松” 的坚实基础,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以执纪执法必严的高度,全面及时、不折不扣地执行处分决定,充分发挥审查调查的惩戒、警示、教育作用。要把处分执行到位情况作为案件质量考核的重要标准,建立处分执行台账制度,实行销账式管理,把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结合起来,对处分决定执行“ 打白条” 问题进行集中检查,对规避执行、蓄意变通、整改不力的责任单位和人员,视情节予以问责。要将处分决定宣布与警示教育同步开展,结合事实证据、纪法规定对受处分人员和所在单位干部加强针对性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着力实现查办案件ZZ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深挖彻查问题线索清除系统性腐败风险隐患。腐败是X内各种不良因素长期积累、持续发酵的体现,反腐败就是同各种弱化X的先进性、损害X的纯洁性的病原体作斗争。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持续发力、纵深推进,纪检监察机关要增强ZZ敏锐性和ZZ鉴别力,坚决落实从ZZ上看、从ZZ上查的要求,在审查调查中从全面从严治X的战略高度审视问题、从ZZ视角把握问题,调查问题首先从ZZ纪律查起,解决问题首先考虑ZZ效果,对在X内搞ZZ团伙、小圈子、利益集团的人毫不手软,坚决防范和查处“ 七个有之” 问题。要以个案查办为突破口,深入挖掘问题线索,剖析局部ZZ生态状况,找准腐败的突出表现、重点领域、易发环节,有针对性地集中整治,坚决清理风险隐患大的行业性、系统性腐败,以对腐败零容忍、严查处的态度,清除腐败毒瘤、维护发展秩序。要把反腐败与防风险结合起来推进,有效防范化解腐败风险及关联性风险,建立腐败预警惩治联动机制,加强对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等新特征的分析研究,提高及时发现、有效处理腐败问题的能力,既深挖蛀虫,又注重从源头上压缩腐败生存空间。
扎实推进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纪检监察机关要善用解剖麻雀的工作方法,充分利用案件资源,将查办案件和做好“ 后半篇文章” 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持续放大一体推进“ 三不腐”的叠加效应。要加强类案分析,开展系列腐败案件专题调研,精准提出有针对性、说服力的整改意见,完善纪检监察建议的提出、督办、反馈和回访监督机制,就案件暴露出的问题督促协同有
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要创新警示教育方式,深刻剖析典型案例,将召开X支部宣布处分决定会、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警示教育会、印发忏悔书、案件通报及整改公开等有机结合,针对不同层级、不同范围的X员干部有的放矢开展教育,建立健全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机制,引导X员干部从纪律、法律、道德、责任角度思考典型案、身边案,巩固放大震
第 1 页 共 3 页
慑效果,增强其遵纪、守法、立德、尽责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要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普遍性问题、深层次问题,建立以案改治理、改监管、改制度、改作风的长效机制,对有关职能部门既压担子,也帮助找问题、指方向、教方法,聚焦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问题,找准问题症结、提出整改意见、倒逼深化改革,更多地将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立足全局工作,完善“ 后半篇文章” 落实机制
做好查办案件“ 后半篇文章”,要认真谋划、加强统筹、分类推进,在办案过程中强化分析研究,坚持查问题、找根源、促整改一体推进,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推动惩治震慑、教育引导、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融合、协调联动。
把查办案件落脚点压实在“ 改”“ 防”“ 建” 环节。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刻认识做好查办案件“ 后半篇文章” 的重要性,以全周期管理理念强化责任意识,有效贯通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思想教育、督促整改等各个环节,要防止重“ 事后惩处” 轻“ 事前预防”,导致出现对案件“ 一查了之”甚至同类问题“ 边查边发” 的情况;要防止重“ 集中整治” 轻“ 长效机制建设”,导致出现案子查完监督漏洞依然存在,没有着力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从根本上规范权力运行,影响监督综合效能发挥。要重点围绕案发领域的权力运行、内控制度、工作程序等方面,深入查找思想总开关松懈点、制度建设薄弱点、权力运行风险点、监督管理空白点,靶向施策、多管齐下,补齐制度短板、扎紧制度笼子,压缩权力腐败空间、斩断利益输送链条。
健全完善“ 后半篇文章” 责任统筹衔接机制。要将做好查办案件“ 后半篇文章” 纳入落实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