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云南日报/2024 年/4 月/6 日/第 002 版要闻
牵好“ 一老一小” 守护“ 朝夕美好”
——访昭通市委书记苏永忠
本报记者 沈迅 蔡侯友
记者:昭通作为全省劳务输出大市,是如何做好“ 一老一小” 关爱保障的?围绕让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 样样好”,昭通有哪些可喜的变化?如何让“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成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
苏永忠:昭通是劳务输出大市,人力资源总量和外出劳动力数量都是全省之最,有 260 万农村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客观上造成了大量老人和儿童留守家中。“ 一老一小” 一头牵着夕阳、一头牵着朝阳,关系千家万户、关乎“ 国之大者”。我们要做好“ 一老一小” 的关爱保障,说到底就是要解决谁来牵、牵到位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X委、政府和社会力量的补位。去年,我们对全市“ 一老一小” 开展了全覆盖摸底,依托基层X组织、驻村工作队和社会组织等力量,每月走访排查、动态管理,在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的基础上,由X委、政府提供必要的设施场所和经费保障,以村组干部和志愿者为主体,建立“ 受托管护人” 机制,推动全市 3.2 万名留守老人“ 生活保障到位、困难帮扶到位、健康服务到位、关心关爱到位”,9.2 万名留守儿童“ 管护有人、学业有教、困难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活动有家”。
虽然我们做了不少工作,但本质上依然是一种兜底的服务保障,替代不了子女和父母对“ 一老一小” 的陪伴。要从根本上解决“ 一老一小” 的关爱问题,最终还是需要子女和家长的归位。为此,我们按照近期靠就业、中期靠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