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江门日报/2024 年/3 月/13 日/第 A03 版
高质量 开新局——江门高质量发展特别报道
我市农业农村部门深入推进X建引领乡村振兴和“ 百千万工程”
打造现代化侨乡美丽乡村
毕松杰
近年来,我市农业农村部门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 三农” 工作的总抓手,深入推进“ 百千万工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个个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生动场景汇成了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现代版“ 富春山居图”。
2023 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632.6 亿元,同比增长 6.4%,增速排全省第二,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全省第一,成为全省 7 个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市之一,行政村一级集体经营性收入 100 万元以上的超 50%。“ 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的愿景进一步推进,市农业农村局荣获“ 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
2024 年, 市农业农村局将坚持学习运用浙江 “ 千万工程” 经验, 推动X建引领乡村振兴和 “ 百千万工程” 加力提速,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守好粮食安全底线;做好“ 土特产” 大文章,打造好“ 江门优品”,大力发展预制菜、设施农业等产业,高标准建设省级智慧农机装备产业园;发展海洋优势产业,推动现代渔业种业、水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园建设;以乡村振兴示范带为主抓手,打造现代化侨乡美丽乡村。
守牢粮食安全
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
一年之计在于春。早春时节的江门“ 广东第一田”,呈现出一片“ 早下田、干累活” 的勤劳姿态,夯实“ 百千万工程” 的“ 耕” 基。
农民坐在装着空调的先进农机里,滴汗未出就干好农活;无人智慧农场实现掌上种田、云端
管理,把人工智能搬到田间地头;各类先进农业科技纷纷亮相,处处焕发“ 科技气息” ⋯⋯ 3 月
5 日,我市在位于台山的“ 广东第一田” 召开 2024 年全市春季农业生产暨支农服务下乡现场会,展示农业现代化发展不断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推动全市上下打好春耕备耕第一仗。
实施“ 百千万工程” 以来,我市稳步推进“ 广东第一田” 三年提升工程,2023 年启动 1.6 万亩示范核心区建设, 2024 年将继续扩面提升 5 万亩示范区, 着力打造全国种粮示范田。“ 深化 ‘ 广东第一田’ 粤字号粮食主产地引领作用是一个缩影,今年我们将加强大中型灌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稳面积、提单产,围绕粮食烘干、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高质量完成省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海洋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 蓝色引擎”。去年以来,我市被列入全省 7 个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市之一,加快建设海洋强市,抓好四大渔港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全省最大的单体渔获物集散交易中心,发展深远海网箱养殖,高标准谋划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把牢“ 耕海” 时代向海图强的桅杆。
“ 2024 年,我们将以‘ 种业—养殖’ 为主线深耕海洋产业,大力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抓好崖门、广海、横山、沙堤四大渔港升级改造,连线连片谋划打造渔港经济区,继续发展深远海智慧养殖,推动现代渔业种业、水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园建设,加快从育苗到预制菜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体系发展。”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做好“ 土特产” 文章
构建农业优势现代产业体系
第 1 页 共 3 页
去年 11 月 25 日,第六届新会陈皮文化节高朋满座,张伯礼、庄松林等中国工程院院士视频连线点评道地新会陈皮的功效和全国地位,现场达成产销签约和项目投资额超 50 亿元,与湖北、云南、湖南三省四市达成新会陈皮产业项目合作意向。
从一块皮到百亿大产业,入选全国乡村产业振兴典型案例,蝉联“ 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 榜首,新会陈皮全链条总产值达 230 亿元,带动超 7 万人就业,人均增收超 2.2 万元,成为强村富民的好产业以及江门做好“ 土特产” 文章的生动缩影。
过去一年,市农业农村局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国家级广东丝苗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及 13 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效明显,2023 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