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民族日报/2024 年/3 月/3 日/第 004 版健康临夏
以“ 九个推动” 为重点,今年我州卫生健康工作这样干
本报记者 刘刚林
今年,全州卫健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州部署要求,坚持以“ 扬优势、强弱项、补短板、上台阶” 为主线,以“ 九个推动” 为重点,以“ 四十三条措施” 为抓手,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卫生健康工作整体水平。
以灾后重建为中心,推动积石山县卫生健康工作水平再提升
推进医疗机构灾后重建, 申请中央灾后恢复重建资金, 争取韩红基金会和红十字会捐赠资金,实施卫生领域灾后重建项目 40 个,总投资近 2.98 亿元。
做好灾区基本医疗保障,加强集中安置点临时医疗点(卫生室)管理,配备合格村医,配备常用药品和医疗设备,为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及时落实健康帮扶政策,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通过“ 双百工程”、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等措施,加强对积石山县基层医疗机构的帮助支持,并强化防止因病返贫动态监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健康、爱国卫生、健康教育等工作,确保地震灾区正常开展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以抓点带面为思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再加速
推进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国家、省级重点专科建设,指导州、县级医院至少申报建
设 1 个州级重点专科,各县市人民医院分别至少建成 3 个标准化的临床服务中心。
加快智慧医疗建设,扩大患者床旁结算和药品线上线下配送服务覆盖面,加大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力度,持续加强公立医院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不断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年内实现三级医院全覆盖,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现医学影像等检验检查报告互联互通和共享应用。
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各县市将乡镇卫生院全部纳入院前急救体系,加强院前急救医疗质量,规范非急救转运服务,为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救护车全部安装定位和通讯设备并纳入院前急救指挥调度系统,推广院前院内一体化联动救治模式,实现城乡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网络全覆盖和全流程监管。
实施逐级驻点帮扶和东西部协作,组织州级医院至少 100 名中级职称及以上人员到积石山、东乡县县级医院开展驻点帮扶,县级医院至少 100 名中级职称及以上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开展驻点帮扶。组织开展 2024 年度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同时,选派业务骨干赴济南市进修学习,邀请济南市医疗专家“ 组团式” 帮扶我州重点县。
提升医疗服务满意度,扎实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聚焦诊前、门诊、急诊急救、住院、诊后和全程 6 个维度 27 项核心指标及全面提升医疗质量 38 项核心指标,建立定期监测机制,提升医疗服务舒适化、智慧化、数字化水平,提高群众看病就医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以晋级创等为重点,推动县级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再强化
抓好医院等级评审,指导永靖县人民医院做好三级乙等医院迎评,康乐县和临夏市人民医院参加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开展新一轮二级综合(专科)医院等级评审,完成永靖、康乐县中医院和广河县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级评审。
第 1 页 共 3 页
推进中医药融合发展,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县级中医健康宣传基地和县级中医医院“ 两专科一中心”,做优省、州级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对现有“ 旗舰中医馆”“ 中医阁” 进行提标扩能和巩固提升,持续开展乡村两级中医适宜技术培训。
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全力保障母婴安全,强化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救治能力提升,各县市妇幼保健院继续筹建新的临床和医技科室,拓展临床业务能力。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全面落实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妇女两癌、儿童营养改善等妇幼健康服务项目。
强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成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品种采购,扩大国家组织集中采购
和使用药品品种范围,优化 DIP 基层病种、中医病种,动态调整 DIP 核心要素,稳步推进 DIP 支
付方式改革。强化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全州三级、二级和乡镇卫生院基本药品金额占比分别达到
25%、50%、65%以上,品规比分别达到 35%、55%、85%以上。
以提质增效为目标,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再优化
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基层首诊引导力度,扎实推进“ 双百工程” 和“ 巡诊义诊” 活动,助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落实县乡一体化管理,全州 36%以上的县域医共体达到国家监测评价紧密型标准。
强化基层能力达标建设,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每个县市至少有 1 个乡镇卫生院和
2 个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达到国家“ 推荐标准”。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满意度,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内涵建设,建立定期监测机制,不断提升群众
就医体验感和满意度。
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健全完善防止因病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不断提升乡村医疗服
务能力和居民健康水平,稳定实现基本医疗保障。
以精细管理为根本,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再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