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家庭报/2024 年/3 月/4 日/第 002 版焦点
全面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郭祥倩
截至 2023 年,我国婴儿死亡率降至 4.5‰,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 6.2‰,孕产妇死亡率降至
15.1/10 万,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2 月 28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卫生健康事业进展成效。 2024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全面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深化医改、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推进疾控体系高质量发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等方面不断发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
卫生健康事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刚刚过去的 2023 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全力护佑人民生命健康,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新冠“ 乙类乙管” 常态化防控成果持续巩固,有效应对季节性呼吸道疾病流行。以基层为重点优化资源布局,“ 医疗、医保、医药” 协同发展和治理迈出新步伐。加强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中国行动,提升重大传染病和重大慢性病防治水平。
截至 2023 年,我国婴儿死亡率降至 4.5‰,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 6.2‰,孕产妇死亡率降至
15.1/10 万,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米锋表示,2024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全面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
在深化医改方面,将推进医联体建设,统筹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专科建设,
持续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 医疗、医保、医药” 协同发展和治理。
在提升服务能力方面,将重点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增强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护理服务和患者就医感受。
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方面,将推进各地落实生育支持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在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将加强卫生健康关键领域科技攻关,促进成果应用推广,推动
医学高层次人才计划落地,持续加强全科等基层和紧缺专业人才培养。
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方面,将深入开展健康城市、健康细胞建设,发展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优化妇幼健康服务。深化职业病危害监测和治理,强化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方面,将全面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加强国家中医优势专
科建设,充分发挥在“ 治未病” 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在推进疾控体系高质量发展方面,将深入落实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升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
“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发挥医改的牵头统筹协调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医疗、医保、医药的改革协同,推动医改取得新的成效。”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庄宁就近年来的医改工作成效进行了解答。
庄宁介绍,在医疗方面,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通过布局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强有关临床重点专科,破解群众跨区域就医难题。据统
第 1 页 共 4 页
计,前四批 76 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了 460 多个专科、开展医疗新技术 6200 余项,患者外转就医平均较建设前下降了约三成。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就诊率达到 90%以上。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等工作,整合优化资源,探索为群众提供一体化、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在医保方面,进一步健全全民医保制度,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 640 元;职工医保普通门诊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在医药方面,深入拓展药品耗材集中采购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降低虚高价格。修订完善医保药品目录,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快临床急需短缺药、儿童用药、创新医疗器械注册上市,努力满足群众的用药需求。
“ 我们将以地市为单位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让群众在改革中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庄宁强调。
已组建 20 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
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副司长秦兴强在会上介绍,多年来,我国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基本形成了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龙头,涵盖多个病种,覆盖国家、省、市、县 4 级传染病应急预案体系,依托国家和省级疾控中心,组建了 20 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覆盖了 17 个省份。
秦兴强表示,下一步将从三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日常准备,提升重大疫情应急处置能力。
一是在预案体系方面,不断完善已有预案,并动态更新补充。进一步指导各地制定分级分类应急预案,强化应急预案管理,形成一个有效衔接、功能完善的预案体系。
二是在队伍建设方面,继续推进“ 国家队” 建设,尽快实现所有省份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处置的专业能力。
三是在应急演练方面,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传染病,着力于组织开展全链条、全要素的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检验预案、完善准备、锻炼队伍、磨炼机制,切实提升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能力。
“ 此外,我们还将根据疫情研判结果和应急处置的需要,及时提出应急物资储备、物资保障的需求建议,按职责积极配合应急物资储备的牵头部门,进一步提高我国传染病应急物资保障水平。”秦兴强说。
全国共组建各种形式医联体 1.8 万余个
分级诊疗制度是我国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发布会上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围绕“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的制度框架,以医联体建设为载体,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构建更加科学的分级诊疗格局。
截至 2023 年底,全国共建成各种形式的医联体 1.8 万余个,全国双向转诊人次数达到 3032.17万,较 2022 年增长了 9.7%,其中上转人次 1559.97 万,较 2022 年下降 4.4%,下转人次数 1472.2 万,较2022 年增长了 29.9%。
焦雅辉表示,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继续把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作为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一项重要抓手。 一是积极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推动形成科学有序的就医格局和系统连续的诊疗格局。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二是持续推进县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带动基层能力进一步提升,逐步建立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平台、居家为基础的接续性医疗服务体系。 三是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面向偏远和欠发达地区建设远程医疗协作网,促进市县、县乡之间的联通。鼓励各地探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