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呼伦贝尔日报/2024 年/3 月/15 日/第 004 版健康
健康有“ 医” 靠 幸福更牢靠
——呼伦贝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 年工作巡礼
本报记者 胜利 整理
编者按
在这个明媚的春天里在这个明媚的春天里,2024 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海拉尔区召开。2023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线,聚焦聚力办好“ 两件大事”,推深做实产业发展“ 五大行动计划”,乘势而上、实干当头、奋勇争先,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今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干部职工将重点围绕建设职工将重点围绕建设“ 一基地一中心”、推进“ 四项行动”、提升“ 五个能力”、抓实“ 五项建设”,全面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健康基石。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全面落实卫生健康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统筹推进医疗事业发展,认真做好群众健康第一关“ 守门员”,走出了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呼伦贝尔之路,让百姓健康更有“ 医” 靠,幸福更牢靠。
2023 年全市健康工作“ 成绩单” 亮眼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标配,也是人民群众以饱满的热情、优良的体魄投身国家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2023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聚力办好“ 两件大事”,推深做实产业发展“ 五大行动计划”,乘势而上、实干当头、奋勇争先,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着力打造以中心城区三级公立医院为中心,满洲里市、牙克石市、扎兰屯市三级公立医院为副中心的“ 1+3” 区域医疗中心,构建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分级协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组织开展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改善医疗服务四项攻坚行动。 全市 8 家三级公立医院成立运营管理委员会, 配置总会计师,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公立医院整体资产负债率实现 5 年连降。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1 家医院入选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 家医院入选自治区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 个市级重点专科和
25 个旗县级重点专科建设全面启动。制定《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推进方案》,16 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稳步推进。
在医疗服务水平稳进优进基础上以深入实施医改四项攻坚行动为契机,持续推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五大中心” 建设,扎实开展大型医院巡查,医院的专科建设、医疗质量、运营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在 2022 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和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市人民医院等级由 C++晋升为 B,全国排名上升 322 位;内蒙古林业总医院等级由 C+晋升为 B,全国排名上升 259 位;市蒙医医院等级由 B 晋升为 A,在全国 33 家民族医院中排名第 3,全区排名第 2;市中蒙医院由 B 晋升为 B+,全国排名上升 43 位,全区排名第 3。
第 1 页 共 4 页
鄂伦春旗医疗卫生机构与北京西城区 11 家医疗单位建立对口帮扶关系;莫旗人民医院与北京多家医院建立帮扶关系;莫旗中蒙医院与北京护国寺中医院建立帮扶关系;扎赉诺尔区人民医院与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帮助莫旗人民医院成立医疗美容科,填补了项目空白。同时,32 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与北京市相关医院建立远程医疗服务机制,累计开展远程会诊 224 例、影像会诊 1720 例、病理会诊 108 例,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扎实开展“ 优质服务基层行” 活动,52 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基本标准、15 家机构达到推荐标准,6 家机构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通报表扬。实施“ 互联网+小药箱” 提档升级工程,服务惠及 4.6 万群众,《小药箱承载大健康——新巴尔虎左旗健康帮扶案例》荣获“ 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 最佳案例。
深化疾控改革,疾病预防控制局正式挂牌运行,稳步推进疾控和监督机构整合;实施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和分级管理提升工程,市疾控中心达到甲级 A 等,8 个旗市区达到乙级 A 等,超额完成既定目标。健全“ 医防协同、医防融合” 机制,38 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均设置公共卫生科。筑牢鼠疫防控“ 三道防线”,增设扎赉诺尔区鼠疫监测点。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统筹医疗资源,稳妥实施新冠病毒感染“ 乙类乙管”,疫情实现平稳转段,有序应对多轮疫情波动和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流行高峰。落实《艾滋病防治质量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 年) 》 ,各旗市区均设置艾滋病 24 小时检测点, 艾滋病疫情继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完善结核病、 布病 “ 防、治、管” 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布病患者规范化治疗率达 98.7%,登记并治疗结核病患者同比增长
30.4%。扎实推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达 97.77%。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每 10 万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达到 4.8 名。制定《过敏性鼻炎综合防治方案》 ,启动实施流行病学特征及诊疗策略研究项目。推进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13 家旗市区疾控中心具备独立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能力, 建成自治区级健康企业 3 家, 职业病诊断能力显著提高。规范处置 3 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避免了疫情扩散。
中医药(蒙医药)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在健全完善服务体系、实施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俄蒙交流合作、重点专科建设、传承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健康呼伦贝尔行动纵深推进,出台《呼伦贝尔市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扎实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等 16 项重点工作和“ 关爱救在身边”“ 母亲健康快车项目” 等 10 项特色活动,推进 17 个专项行动落地见效。健康教育和健康宣传成效显著,在国家、自治区、呼伦贝尔等主流媒体发布稿件 940 篇。4 家单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