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金融时报/2024 年/3 月/14 日/第 012 版农村金融
村镇银行如何强化支农支小定位
徐绍峰
“强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农支小定位”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部署农村工作时对农村
中小金融机构提出的要求。
所谓“强化” ,就是要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更加坚守初心,专心专注主业主责,围绕定位,夯实业务基础,倾斜信贷资源,推动支农支小工作再上台阶。说到底,就是要让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三农”和小微企业这片沃土上,继续深耕精耕,以更优的服务和更好的产品满足“三农”和小微企业有效金融需求,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村镇银行作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中的小型机构,规模小,存贷款业务多采用传统线下模式,手机银行及网上银行等渠道开发使用落后于同业机构,品牌影响力弱。在国有大行普惠金融业务持续下沉, “掐尖”与“掘根”同步推进的背景下,村镇银行如何强化支农支小定位,更好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
强化定位,就要坚守“人民性”初心,践行“金融为民”使命。思想高度决定发展格局。“三农”是中国经济“压舱石” ,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推动力量,要强化定位,就必须坚守金融为民初心,持续聚焦支农支小,做好普惠金融使者,赋能县域经济发展。村镇银行因农而生,为农而长,离大地最近,与百姓最亲,支农支小是其天职。要在支农支小上发挥更多作用,展现更大作为,村镇银行必须心无旁骛,专心做小做散,不垒大户,不赚快钱,面向大众,下沉小微,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持续为县域百姓提供有力度、有速度、有温度的金融服务,与“三农” 、小微共生共荣,共同成长,在谋求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定位,就要持续拓宽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小而美” “小而精”普惠金融之路。村镇银行体量小,只有坚持“支农支小、向下向内”的发展战略,才能行稳致远。为此,一方面,要通过“整村授信” ,为村民提供批量金融服务,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另一方面, 要强化普惠金融覆盖面与深度, 让更多金融产品和服务触达最需要的农户和小微企业。要发扬铁脚板精神,深入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