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财经报/2024 年/3 月/12 日/第 008 版两会特刊
奋力实施“ 四大攻坚” 以高质量财政服务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 湖南省财政厅X组书记、厅长 刘文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担负重要使命。湖南财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奋力实施财源建设、财税改革、财政管理、风险管控“ 四大攻坚”,以高质量财政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助推现代化新湖南建设。
齐抓共管推进“ 财源建设攻坚”,切实增强保障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一些地方基层财力比较紧张”“ 现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增加财政投入”。加强财源建设是壮大地方财政实力、缓解财政运行困难的根本出路。湖南财政将保持定力、凝聚合力,纵深推进财源建设,为全省经济建设和民生事业发展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推动财源建设工程提质。近年来,湖南大力实施“ 三高四新” 财源建设工程,为财税增收夯实基础、积蓄力量。2023 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9个百分点,非税占比较上年下降 1.1 个百分点。今年将实施财源建设提质计划,着力推进县域财源强基、骨干税源锻造、新兴税源孵化三大工程,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财政增收根基。继续发布“ 企业纳税百强” 等 4 张榜单,加快培育新的财税增长点。落实好中央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助力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加强财金联动,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推动国有“ 三资” 盘活增效。湖南创新推进国有“ 三资” 管理改革,近两年盘活入库收益超1500 亿元,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作典型发言。湖南财政将持续深化改革,按照“ 资源资产化、资产证券化、资金杠杆化” 三项原则,采取“ 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能融则融” 四种方式,着力让沉寂资源“ 用起来”、沉睡资产“ 动起来”、沉淀资金“ 活起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推动税费精诚共治扩围。 湖南出台全国首个税费精诚共治办法, 去年财税部门通力协作,挖潜增收超 90 亿元。今年将进一步健全紧密型财税联动机制,拓展税费精诚共治的部门范围、领域空间、应用场景,提升税费征管效能。深入推进以数治税,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堵漏增收,确保颗粒归仓。
动真碰硬推进“ 财税改革攻坚”,加快释放改革红利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靠改革”,提出要“ 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湖南财政将主动担当作为,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坚持以“ 零” 为起点,所有支出遵循“ 先定事后定钱” 的原则,集中财力办大事,切实强化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打破支出固化格局,政府所有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实现“ 收入一个笼子、支出一个口子、预算一个盘子”。完善专项资金管理、预算执行约束、绩效管理等机制,形成一批长效化、制度化改革成果。
——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抓紧出台改革方案,加快构建权责清晰的支出划分机制,适当强化省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完善统一规范的收入划分机制, 逐步取消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收入,优化跨区域收入分配,支持共建园区横向财力分享。改革转移支付分配办法,推行竞争性领域转移支付“ 后补助”、间接补助和“ 拨改投”。优化开发区财政体制,激发园区发展活力。
——健全过紧日子长效机制。坚持财政部门示范带头,健全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当好“ 铁公鸡”、打好“ 铁算盘”,推动X政机关过紧日子成为习惯和常态。加强预算执行监控,完善支出
第 1 页 共 3 页
审核机制,不该开支、不必开支的一律不开支。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从
严控制非重点非刚性项目支出,从紧管控财政供养人员开支,腾出更多财力用于保民生促发展。
——健全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厘清政府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