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财经报/2024 年/3 月/23 日/第 001 版
积极财政政策同向发力促增长
——国新办“ 近期投资、财政、金融有关数据及政策新闻发布会” 综述
本报记者 吴宇宁
在国新办 3 月 21 日举行的近期投资、财政、金融有关数据及政策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介绍了今年前两个月财政运行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等情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苏社、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分别就优化政府投资、落实货币政策介绍情况。
前两个月财政收入延续增长态势,支出靠前发力
廖岷介绍,从今年前两个月财政运行情况来看,财政收入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开局平稳。1—2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46 万亿元,同比下降 2.3%。数据表现为下降,主要是受到两项特殊因素的扰动:一方面是 2023 年收入基数受政策性因素影响被抬高,另一方面是去年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对今年的减收影响。如果扣除上述特殊因素,按照可比口径计算,前两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增长 2.5%左右, 实际上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这与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基本保持一致。
前两个月数据显示,财政支出靠前发力、进度加快。1—2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 6.7%,完成了全年预算的 15.3%,支出进度是近 5 年同期最快的,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等领域支出增长较快,重点项目支出得到有力保障。财政支出既有总量效应,更有结构效应,这对于推动宏观经济复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带动社会资本投资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廖岷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组合运用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税收优惠等财政政策工具,同时强化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同配合,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 展望全年,相信随着各项政策组合效应进一步放大,不但会巩固和增强当期的宏观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技术进步、新质生产力发展,也将有利于我国经济保持中长期增长态势,筑牢财政可持续性的坚实基础。” 廖岷说。
积极财政政策将为实现预期目标提供必要有力支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廖岷表示,“ 适度加力” 体现
在赤字政策以及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税费优惠等多种政策工具使用上。今年赤字率按 3%
安排,赤字规模是 4.06 万亿元,比去年年初预算增加 1800 亿元;通过统筹各类财政资源,安排财政支出达到 28.5 万亿元,比去年增加 1.1 万亿元,保持了较高的支出强度。去年四季度增发 1万亿元国债,大多在今年使用,实际上支出效果将更多体现在今年。除此之外,今年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3.9 万亿元,比去年增加 1000 亿元,还有 1 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再加上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所有这些政策,将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必要和有力支撑。
“ 按照整体财政计划安排,政府债券正在陆续发行。我们看到,中国政府债券在市场上一直受到广泛欢迎,过去几个月,海外投资者连续多个月增持,成为亚洲表现最好的政府债券之一。”廖岷说。
对于财政可持续性问题,廖岷回应,财政部门始终坚持统筹稳增长和防风险,统筹需要与可能,科学合理安排赤字水平、政府债务水平,确保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过去几年,即使是在疫情期间, 我们的赤字率也保持了相对稳定。 2018—2023 年, 财政赤字率总体控制在 3%以内。 2024
第 1 页 共 3 页
年赤字率按 3%安排,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的。总体看,我国政府负债水平适度,既符合推动经济稳中向好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实现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
支持就业方面,廖岷介绍,财政部强化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
就业扶持,今年重点围绕 4 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在制定财税政策时更加注重促进就业。2024 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预算 667 亿元,支持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支持经营主体稳定就业岗位。主要是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着力降低经营主体成本负担。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按比例返还上一年度实际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吸纳就业。
——助力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对符合条件的重点群体和吸纳其就业的小微企业申请的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给予贷款贴息。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倾斜,根据内部测算,预计 2024 年可撬动 1.3 万亿元新增贷款,稳定就业岗位超过 1200 万,拉动新增就业超过 60 万人。支持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者从事个体经营的给予创业补贴。
——继续聚焦重点群体就业。鼓励企业加大招用力度,对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招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给予就业见习补贴。挖潜更多基层就业机会和岗位,实施西部计划、“ 三支一扶” 计划、“ 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等,财政部门都将给予支持,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同时,对符合条件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到艰苦边远等地区就业的,其学费实行补偿代偿。此外,持续为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残疾人等提供分类就业帮扶,巩固脱贫成果。
在回答本报记者关于财政部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所做工作的提问时,廖岷指出,近年来,围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特别是便利外资外国企业和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平等参与竞争,财政部积极参与并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主要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