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政府采购报/2024 年/3 月/5 日/第 003 版两会特刊 厅局长谈采购
以“ 新质” 力量赋能政采迈新阶
——访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X组书记、厅长鞠树文
本报记者 张舒慧
“‘ 新质生产力’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到正式进入中央文件,再到全网刷屏登上热搜榜首,可谓 2024 年首个年度热词,满足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催生出以创新为主导的发展新动能。 而在政府采购领域, 可以借用 ‘ 新质生产力’ 的逻辑内核, 以 ‘ 新’ 提 ‘ 质’ ,以‘ 质’ 催‘ 新’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政府采购,以‘ 新质’ 力量赋能政府采购迈上新台阶。”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X组书记、厅长鞠树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不同于传统政府采购,新质政府采购的起点在创新,关键在质量,落脚在服务。这需要新质人才、新质科技、新质机制的共同推动,三者缺一不可。
新质人才推动政采向“ 新” 而行
对于新质人才,鞠树文认为,从“ 十四五” 蓝图到X的二十大报告,创新都是其中要义,而富有开拓性、具备创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新质人才的主要来源。
“ X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 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足见战略落地关键靠人的重要性。为此,挖掘和培养新质人才,并将其注入政府采购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是政府采购向‘ 新’ 而行的必由之路。” 鞠树文表示,近两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通过“ 岗位大练兵” 活动,建立了财政政策专家类、政府采购类、会计类等 7 个人才库,吸纳了近 400 名专家人才,不仅使一大批ZZ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出众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而且为培养一支懂政策、精业务、强素质的政府采购队伍提供了重要支撑。
据介绍,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通过“ 简流程、讲公平” 相结合的方式,为新质人才深植厚培了“ 政采土壤”。例如,简化科研急需的设备、耗材等采购流程,进一步提升科研人员的主体地位和科研设备的采购质效,从而为科研人员“ 松绑减负”;出台超百条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措施,依法保障采购人、供应商、评审专家等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积极维护政府采购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等。
“ 前不久,自治区‘ 新春第一会’ ——全区招商引资暨诚信建设会议释放出强烈信号,即招商引资力度不减,诚信建设工作加速推进,吹响了‘ 以信为先 以诚相邀’ 的冲锋号角。下一步,我们将借着诚信建设工程的‘ 春风’ ,继续推动政府采购诚信体系建设,为新质人才打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 鞠树文告诉记者,一方面,将进一步细化对供应商、代理机构、评审专家的日常评价指标体系,调整现行的五星评价为百分制;另一方面,将推动评价结果的全面运用,即设置评审专家阶梯抽取概率,公开代理机构分数供采购人择优选择,公布供应商分数并鼓励采购人对信用评价得分高的供应商提高预付款比例。
新质科技促进政采提质增效
何为新质科技?鞠树文认为,与产业相互促进、同频共振,同时能够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提
升产业质量的,方为新质科技。
“ 当前,数字化转型已然是大势所趋,数字经济也备受关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应优化配置适合当地政府采购发展模式的科技资源,让两者从碎片化应用、单向助力转向多元化应用、互相助力。” 鞠树文表示,经过 3 年的努力,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已全面建成了一个涵盖 7
第 1 页 共 2 页
大基础库、12 个业务子系统的政府采购“ 全区一张网” 云平台。如今,12 个盟市已全部实现异地评审,跨省远程异地评标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各类采购主体所有业务实现“ 一网通办”,“ 网上全覆盖,网下无交易” 的目标已全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