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玉林日报/2024 年/3 月/5 日/第 B02 版法治
兴业法院: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本报记者 黄锦群 通讯员 何挺
一槌千钧,法在民心。近年来,兴业县人民法院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小切口”巧解群众“千千结”
“好在有法官极力调解,我才能与银行和解,渡过难关。 ”提起当被告的经历,朱某对兴业县人民法院的法官连连道谢。
几年前,为了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朱某与妻子曹某在兴业县石南镇通过银行按揭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后来,朱某夫妇经营的小生意难以为继,生活陷入困境。屋漏又逢连夜雨,2022 年,朱某发生车祸,治疗花掉了家里所有积蓄,一家人的生活更加困难,房贷不得不“断供” 。
银行在多次催收无果后,于 2023 年 4 月向兴业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朱某夫妻偿还贷款本金 9.6 万余元及利息,如若不能清偿债务,就对其房产折价拍卖,变卖所得款优先受偿给银行。
法院立案庭庭长黎永芳了解到,朱某遭遇车祸后,其夫妻二人没有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而且还要赡养两位老人及抚养 3 个未成年孩子,遂约银行工作人员和朱某到兴业县银行保险业经济纠纷联动调解站进行调解。黎永芳向银行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并请银行体谅朱某的难处,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劝朱某夫妻尽力筹措资金还上银行的本金及利息。
最终经过调解,银行方与朱某夫妻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继续履行购房借款合同,朱某一家的
居住权得到保障。
据介绍,针对近两年金融纠纷频发的情况,兴业县成立兴业县银行保险业经济纠纷联动调解站及“法院+工会+人社+N”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通过多元解纷“小切口”,将司法服务前移,推动涉民生纠纷快速、高效化解,收到良好成效。
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谢红(化名)由外省嫁到兴业县,婚后与丈夫生育了 3 个孩子,并在石南镇贷款买了一套房。由于丈夫好赌,谢红两年前与丈夫离婚,孩子均由谢红抚养,丈夫把房子给了她和孩子,贷款由谢红还。为了减轻生活压力,谢红向亲戚朋友筹措资金,想尽快把房贷还上,以便将房子过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