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南宁日报/2024 年/3 月/11 日/第 006 版同心· 壮美绿城
提质增效促发展 奋楫笃行启新程
——南宁市统战工作亮点展示
本报记者 吴青华 通讯员 古艺 巫建 韦覃 林小英 黎有华 白雪 郭超前
蔡欣薇 余萍 梁琼方 宁玲日 张荧
越往基层走,统战工作的任务就越具体。近年来,为推动统战工作在基层沉下去、实起来,南宁市统一战线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着力推动基层统战工作系统性重塑、高质量发展,凝聚起更为强大的向心力量。本报选取南宁市 12 个县(市、区)统战工作的部分亮点,展示新时代南宁统战风采。
横州市
发挥统战优势 助推乡村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统一战线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作用,横州市积
极引领统战成员通过产业发展、智力支持、文化建设、公益慈善等多种途径,踊跃投身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横州市已实现民营企业结对帮扶脱贫村全覆盖,有力促进茉莉花茶、甜玉米等优势产业发展。其中,该市有 130 多家民营茉莉花茶企业,茉莉花种植面积 13 万亩,带动 6.6 万脱贫人口稳定增收,横州茉莉花产业带农振兴案例入选第三届全球减贫优秀案例。
同时,横州市引导商会和民营企业家参与捐资助学和兴办乡村文体活动等公益事业,做好乡贤统战工作,鼓励吸引乡贤回乡创业发展,有力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文创等产业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推进民族特色村寨文旅融合发展,成功创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1 个、广西民族特色村寨 3 个。
上林县
融入民族文化元素 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上林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独特的民俗文化,持
续深化“ 民族团结+旅游” 发展模式,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创新业态,将民族元素融入旅游业态,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壮乡大龙湖水上运动基地、东敢国际滑翔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壮族老家民俗游、红色游、生态游等精品路线。成功承办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马术比赛、2023 年“ 5· 19 中国旅游日” 上林生态旅游养生节、南宁市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带动壮家米酒、渡河公等民族特产及手工艺品成为旅游产品爆款,带动各族群众增收。
擦亮品牌,积极打造达努节、卢於春社、龙母文化节、渡河公节等民俗节庆品牌。全域旅游迈入新发展阶段,截至目前,该县成功申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5 个、中国传统村落 1 个,乡村旅游、“ 石榴花开” 民宿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上林糯米酒酿造技艺成功入选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进一步深化了民族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隆安县
村里来“ 顾问” 发展增力量
近年来,隆安县选聘 42 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担任 24 个村“ 乡村振兴顾问”,发挥其智力和专业优势实施产业帮扶,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推动乡村振兴添助力、增合力、强动力。
在“ 乡村振兴顾问” 的牵线推动下,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对隆安县爱华村等村进行村庄规划设计,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建设宜居宜业和美
第 1 页 共 5 页
乡村。
“ 乡村振兴顾问” 还抱团联动,共同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新路径,激发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 活血” 效能,努力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如“ 乡村振兴顾问” 韩晓和谭昌益帮助该县团结村整合各方资金,开展岜官屯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推进红色乡村旅游发展。
在产业开发、技术指导等方面,“ 乡村振兴顾问” 苏秀清带领公司创新实施“ 土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务工有薪金、返包管理有酬金、超产分成有奖金、村企合作享股金” 的“ 五金” 联农益农富农做法,累计帮扶该县 10907 户 42675 人,每年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 1500 多万元。
江南区
深挖民族文化底蕴 提升旅游“ 烟火气”
江南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挖掘“ 平话文化之乡” 深厚底蕴,进一步激发“ 民族文化+旅游消费” 融合发展新活力。
江南区围绕民族团结“ 进景区” 活动,在麻子畲红色文化旅游区打造非遗戏台、非遗一条街、中国平话文化之乡山歌展示传承基地等多个项目;依托“ 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 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 等活动,将壮剧、邕剧等的经典桥段和壮锦、剪纸等特色非遗代表性项目融入亭子商业广场“ 亭子有戏” 非遗戏曲生活市集;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氛围提升工程,将特色民族文化符号和形象融入扬美古镇、三江口、江南公园等景区;在亭子码头夜市、江南万达星夜市集、海悦城无限星光夜市等融入特色民族民俗元素,提升夜间经济文化内涵。
在旅游消费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连续举办 7 届“ 江南区平话文化旅游节”,提升江南“ 烟
火气”,吸引人气。2023 年创新以“ 民族+潮流” 的方式举办华流音乐节,吸引内外场观演人数超
13.5 万人次,拉动消费 2205 万余元,持续激发江南区文旅市场消费潜力。
邕宁区
提升服务水平 优化发展环境
邕宁区在推动基层商会活力增强、服务民营企业水平提高、优化民企发展环境上下功夫,通
过积极优化“ 六大服务平台”,促进邕宁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优化法律护航平台。充分发挥“ 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 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保障巡回法庭”作用,持续深化公检法协作,提升商会调解质量水平,夯实基层法律服务能力。
提升沟通服务平台。筹备成立邕宁新兴产业园区商会、邕宁区农业产业商会,通过商会牵线
搭桥,促进园区与企业、农民与企业之间合作交流和共同发展。
完善校企合作平台。持续深化辖区企业与辖区学校的沟通交流,高效衔接教育链、人才链、
产业链、创新链,服务经济发展。
打造民族团结平台。积极鼓励基层商会参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
流交融。
创建夜市文化平台。以“ 商会+社区” 模式,结合民族文化,在那元社区打造那美味道美食街;在工业园区区域打造良信便民集市,同时开展政策宣讲、务工信息宣传等。
用好清廉文化平台。积极培育自治区、南宁市清廉民营企业建设标杆企业,并推广经验,为
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青秀区
深化统战品牌建设 推动工作共融互促
青秀区以服务中心大局为方向、以深化统战品牌建设为抓手,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 青秀同心” 总品牌为引领,实现X建工作与统战工作共融互促、同频共振。2023 年,青秀区精心打造了“ 青山夜话”“ 青秀‘ 新’ 力量” 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品牌,开展活动
20 余次。依托广西万益律师事务所“ 同心· 法律工作室”,开展公益活动 15 场;依托同心· 直播基地,举办新媒体课堂 8 期、电商直播带货公益培训 13 场等。
积极培育全国、广西“ 四好商会”。青秀区工商联获评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调查点工作先进
第 2 页 共 5 页
基层单位、广西“ 五好” 标杆县级工商联。创新开展政企早茶会、“ 我为企业谋发展” 等活动,服务企业 760 家。出台处级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工作方案,69 家民营企业被纳入重点联系服务对象。
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