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南通日报/2024 年/3 月/12 日/第 A05 版看南通· 要闻
如皋引导自媒体打造“ 雉水同心 e 路同行” 品牌——
“ 网微治” 成解决民生问题新桥梁
本报通讯员 皋统战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更有效地解决涉及多部门、问题交织、职权不清的民生难题?如皋给出了一个创新答案。如皋市委统战部积极探索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组织起来、发挥作用” 新路径,引导“ 乐活如皋”“ 深度如皋”“ 如皋网友之家” 等自媒体成员组建“ 雉水同心 e 路同行” 互联网微治理工作室,让“ 网微治” 释放“ 大效能”,成为连接政府与民众、解决民生问题的新桥梁,在社会治理共同体中发挥了新作用、彰显了新担当。
e 路同行,共绘“ 同心圆”
面对复杂交织的民生问题,“ 雉水同心 e 路同行” 互联网微治理工作室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与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局、交通产业集团等 30 多家单位构建阵地联建、工作联动、活动联办、问题联调的工作联合体。这种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模式,有效打破了职权壁垒,形成了合力解决问题的新局面。
2023 年 12 月 21 日,一则关于广济路沿线污水外溢的投诉引起了工作室的注意。工作室迅速行动,联合多个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核查处理,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快速响应,不仅体现了政府的责任担当,也赢得了百姓的点赞。
“ 雉水同心 e 路同行” 微治理工作室的探索,正是新时代基层治理创新的缩影。它充分发挥了民生服务和舆情引导功能,以善意和诚意,做连接民意的黏合剂、矛盾调处的润滑剂、解决问题的催化剂。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形成了同心发声、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治理效应,有力撬动了社会大治理的杠杆。这种实践不仅为如皋乃至更广泛区域的基层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了新活力。
e 网共治,当好“ 扩音器”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民意汇聚的广阔平台。
“ 雉水同心 e 路同行” 微治理工作室通过网络广纳建言,确保群众的声音能够及时传递、得到及时回应。无论是政策解读、服务改进,还是问题解决、需求满足,微治理工作室都力求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工作室充分发挥传播优势,运用全媒体宣传、全方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