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嘉兴日报/2024 年/3 月/14 日/第 003 版红船论坛
扛起主城区担当 吹响拼经济号角
树牢“ 大人才观” 全力打造“ 三支队伍”
秀洲区委书记 徐鸣阳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全面加强“ 三支队伍” 建设,是浙江发展的战略需求、重大契机。秀洲区将树牢“ 大人才观”,通盘考虑、系统谋划、高效贯通,全力打造“ 三支队伍”,以人才“ 第一资源” 赋能创新“ 第一动力”、支撑发展“ 第一要务”,助力嘉兴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
一、深化实干争先,锻造过硬干部队伍。纵深推进“ 作风建设年” 活动,以“ 奋勇争先创一流” 硬作风引领“ 集中精力拼经济” 硬落实,全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一是强化ZZ引领。始终把干部ZZ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紧抓“ 关键少数”,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健全“ 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 长效机制,加强干部政绩观全链条闭环管理,坚决杜绝“ 政绩工程”“ 面子工程”“ 新形象工程” 等问题,做到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确保各级部署要求领会到位、落实到位。二是强化考核驱动。树立鲜明实干导向,深化“ 一线攻坚” 行动,综合运用“ 点将攻坚”“ 揭榜挂帅” 等举措,推动干部向一线集聚、在一线成才,进一步提高考核办法的科学性、精准度、公信力,建立有“ 触痛感” 的督考体系,以指标争先进位体现干部实绩实效,考出认同感、危机感、获得感,最大限度发挥考核传导压力、激发动力、释放活力的效能。三是强化严管厚爱。弘扬“ 干净加干事、干事且干净” 的勤廉作风,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推动纪组巡审贯通联动,打好能上能下、容错纠错、关心关爱组合拳,严格落实“ 三个区分开来”,常态化抓好失实检举控告澄清正名工作,形成“ 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 的良性循环,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二、强化创业创新,厚植营商营智沃土。把集聚人才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基本价值导向,躬耕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沃土,全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一是提升创新平台承载力。加快打造以江南运河文化为地标的运河湾科创走廊和空港秀水创新绿谷等聚才新增长极,串联秀湖、天鹅湖两大科创湖区,做大做强福莱特等五大全球研发中心和北理工长三院等五大研究院,落实国家医学中心(中医类)等总投资 529 亿元的“ 十大科创项目”,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二是提升产才融合发展力。坚持把嘉兴机场作为最强动力源,发挥“ 空铁公水” 多式联运的立体交通优势,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深化“ 双招双引” 有机融合,发挥区产业研究院、秀水科创联盟等作用,创新人才与产业链企业“ 首席技术顾问” 机制,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光伏产业稳步奋进千亿,培育快时尚、光电智能、生命健康等 3 个千亿产业集群,冲刺“ GDP 千亿俱乐部”。三是提升人才生态集聚力。坚持“ 软硬兼施”,大力推进城市“ 西进”、重心“ 西移”,加快城市有机更新,统筹布局教育、医疗、住房等城市功能项目,提高城市宜居品质,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健全政企才“ 面对面” 座谈交流、问需解难机制,推动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提振创新发展的信心决心,今年新引育领军人才 50 名、硕博士 600 名、大学生 2万名以上。
三、优化技能生态,筑牢产业发展基础。立足重点产业优势和发展实际,构建和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全力打造高素养劳动者队伍。一是聚焦成长成才,全面营造劳动者队伍砥砺奋进良好氛围。深入推进新时代“ 秀水工匠” 行动,在技能人才供给侧需求侧双向发力,构建契合人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切实提升技能水平。进一步健全劳模工匠和技能人才荣誉体系,持
第 1 页 共 2 页
续开展送奖上门,加大对优秀职工、最美职工、见义勇为职工的表彰力度,持续放大荣誉激励效能,营造全社会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浓厚氛围。二是聚焦创新创造,全面支持劳动者队伍服务发展中心大局。围绕本土特色支柱产业和“ 拼经济” 重点中心工作,高标准举办“ 秀水工匠” 职业技能大比武,引领高技能人才比学赶超,实现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探索在农业、生活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开展特色技能竞赛,推进竞赛标兵、技能人才实现全行业全领域覆盖。三是聚焦关心关爱,全面提高劳动者队伍幸福权益保障水平。坚持劳动至上,加大职工权益保护和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力度,鼓励企业健全技能人才薪酬体系和奖励机制,构建“ 技能增强、企业增效、人才增收” 的技能创富体系,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探索建设“ 15 分钟就业服务圈”,打通就业服务“ 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职工尤其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幸福指数。
2024 年是秀洲建设产城高度融合、 城乡高度融合的现代化主城区和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主城区的重要一年,我们将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以最大诚意珍视人才价值、最实举措护佑人才成长、最大限度释放人才力量,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 三支队伍”建设见行见效、实现整体跃升,为全省“ 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全市“ 勇挑大梁、勇立潮头” 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 2 页 共 2 页